扬州字画装裱技艺以“善仿古装池,擅长揭裱古画”闻名于世,“扬帮”装裱与“京帮”、“苏帮”并称为全国三大装裱基地。
扬州自古人文荟萃,大批书画家集中于此,留下了大量的书画作品。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仅乾隆年间,就有多位知名画家活动于扬州。书画艺术的兴旺促进了装裱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明末清初,扬州装裱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与苏派、京派并称,尤以“善仿古装池,擅长揭裱古画”闻名于世。
扬州字画装裱技艺特点
清代乾隆年间,扬派装裱祖师叶御夫,善治旧绢。《扬州画舫录》记载:“御夫得唐熟纸法,旧画绢地虽极损至千百片,一入叶手,遂为完物。”
▲裱画大师刘道林
扬帮的善裱旧、做旧,沿袭古雅之法,“补天之手、贯虱之睛、领会虚和、心细如发”(《装潢志》),能使古旧破损之画恢复原貌,仿制与真品无二,堪称扬帮裱画师之绝技。
扬派装裱用糊如水、轻浆重排、镶缝平正、挺直牢实、拼花相应、宽窄统一、转边整齐。
▲裱画师装裱字画
扬派装裱经历代名家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明万历年间,装裱工艺家周嘉胄著《装潢志》,是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总结书画装裱工艺的著作,不仅在当时的装裱业产生重大影响,也对后世的装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裱画师佟捷装裱字画
扬州字画装裱技艺传承
卜继宗,扬州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师承韦来俊。随朱广生学习残破字画的修复装裱。采用“干全”技艺。直接进行干擦,补旧如旧。在残缺字画的接笔上能根据画意需要进行修补,与原迹一致。创新装裱形式,如剪贴惊燕带突破了前人形式单调的工艺,以扬州剪纸法剪出多种生动图案。
虞瑞华,扬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师从刘道林。继承了“扬帮”装裱整洁秀丽之艺术风格,能够运用去污、揭禙、补残等技法,精心修补、装饰,对画面破损严重之处,能够衔接丝缕。
佟捷,扬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师从刘道林。掌握和运用传统装裱技艺,尤其对破旧字画的揭裱,修旧如新,整修后平整如初。对刺绣作品、剪纸作品等都能装裱。
卜万水,扬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师从虞瑞华。擅长古旧字画的揭裱修复。能不翻身装裱各种册页、手卷及大型巨幅字画。具备古旧字画的揭裱、全色、复原等装裱技艺。
潘传镜,扬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对字画装裱的器具、原料、成形、装饰工艺有较深的了解,在保护和传承字画装裱文化遗产方面有较多贡献。
千百年来,难以计数的书画作品通过装裱而得以保存、收藏和展示。扬派装裱技艺精细独到,融入了地域民众的审美习惯和文化特征,是精致扬州文化的完美体现。
更多非遗介绍,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