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老少皆宜,最节省时间、最为方便的主食。扬州许多人酷喜个面条,在家里早饭不吃,出去在店里吃上一碗阳春面上班,习惯了每天如此。实际就是一碗普通光面,为什么叫上很有文化韵味的名字—阳春面?其来历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以前一碗面十文钱,扬州文人会动脑筋,把这和面条联系起来,故称作“阳春面”了。
↑一碗阳春面→色香味俱全扬州人对阳春面比较讲究,下出一碗美味可口的面条要能达到“硬而不生,软而不烂”的要求那才行。首先面要好。要用碱面起香,有劲道,面条不粘连、不糊汤。其二,要宽汤下面。其三,开佐料。这里有讲究,酱油要熟酱油,买回来的生酱油要烧开,熬一下,变成熟酱油,酱香味更浓些。开佐料时,酱油、大蒜泥或青蒜花子、胡椒、味精,外加点麻油,一样不能少,竹篾子的漏勺和大面筷子配合,很整齐地把面条叉在碗里,看上去真像一把梳子,扬州人又很形象地称之为“梳子面”。
Tips推荐品尝地:共和春、蒋家桥面馆、冶春茶社、富春茶社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扬州,你早晚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