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扬州援外干部为建设更多ldquo好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验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援疆你们在家还好吧,我在这里挺好的

“敬爱的父母、妻儿,你们在家还好吧,我在这里挺好的,春节不能回家与你们团圆,就在电话中拜年吧……”电话中的援疆医生李杰有点哽咽。一年前,李杰医生接到任务,开启了远赴新疆新源县的援疆支医生活。

“一天的忙碌过后,更多的是寂寞的坚守。夜,它总是静寂无声;山,它总是沉默无言;只有那漫天的星光披洒在自己的身上,似乎能让你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一个人独自走在恰普河路上,仿佛能听到自己丈量岁月的脚步声。”李杰医生说,将近一年的援疆生活,从开始的陌生到逐渐适应再到爱上这里,人生有了一番不同的感悟,原来孤独也是一种自我享受。那拉提草原上的风足够激烈,足以荡涤自身的浮躁;巩乃斯河的河水足够清冽,足以净化人们的心灵。就像恰普西海的黑天鹅那样,以一种恬淡的姿态,带着微笑,将援疆岁月打磨成人生中最靓丽的风景。”

在新疆新源县援教已满4年的援疆教师戚立俊,连续三轮主动留教,“我觉得这里的教育环境、这里的莘莘学子更需要我。”戚立俊任教的新源二中,高考成绩一直位列伊犁州八县之首。

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推进教研成果转化,其创设推进的“三学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正在新疆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看到这里的老师更新了教学理念,提升了教科研水平,‘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对象苏瓦特·吐尔生波拉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这些都让我感到莫大的成就和骄傲。”戚立俊表示,这一路的援疆梦、援疆情是此生无悔的选择,我愿意继续以心换心、用爱育爱,为边疆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钱向前援青照着家乡的样子去建设“他乡”

地处“三江之源”的青海贵南县,与扬州相隔万水千山。坚守在援助一线的扬州支援青海省贵南县前方工作组组长张跃春,每次接到家乡来电都要“激动好一阵子”。他说,年来,工作组努力促成扬州40多家单位与贵南县的乡镇、村居、学校、企业结对共建,把扬州的人才和资源引入贵南,把高原上的优质产品和特色文化推荐到扬州,照着家乡的样子去建设“他乡”。

“平日里我们只能通过视频电话关心孩子的成长进步,通过‘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jt/791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