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年春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部署、指导各地和高校认真落实“春季学期正常、安全、错峰开学”总体要求,提早谋划春季开学,科学制定开学返校方案。
扬州各高校何时开学?如何做好开学后的各项教学工作?记者进行了采访。
日学生分批错峰返校记者从扬州大学部分学院了解到,学校将遵循错峰、错区域、错层次、错校区返校原则,统筹安排学生返校日程,第一批返校时间为2月27日,返校对象为“寒假实际居住地为江苏省外的学生”、“返校前14天有江苏省外旅居史的学生”;第二批返校时间为3月5日,返校对象为省内其余学生。
扬州市职业大学日前发布通知,普通全日制学生应于2月27日-2月28日分批错峰返校,教职员工于2月27日返校返岗。按照校历安排,3月1日(星期一)正式上课。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定,从省外返苏学生于2月27日-28日返校,其余学生于3月3日-4日返校报到,3月5日正式上课。
记者从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了解到,2月22日,该校已经“云端开学”,学院师生跨越地域界限,通过直播、录播、MOOC等形式,顺利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该共有93门课程“在线”,位老师“开播”,各项教学活动已有序展开,实现“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有机融合。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实行分批错峰返校,省外返苏学生于3月6日-7日返校,其余学生于3月13日返校报到。
02外地学生如何有序返校扬州大学某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批返校学生须携带身份证,现场接受核酸检测采样,且检测结果出来前,非必要不出宿舍,不得离开校园。其中,未经批准,所有学生不得提前返校。若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返校,须履行请假手续。研究生不得擅自跟随导师或其他老师车辆进校。
扬州市职业大学则要求,来自低风险地区,且返校前14天内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凭绿色“苏康码”和绿色“行程卡”申请返校;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原则上不得返校,待该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凭绿色“苏康码”和绿色“行程卡”以及7天内核酸检测合格结果申请返校;有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师生暂不返校,待治疗无症状后,凭绿色“苏康码”和绿色“行程卡”以及7天内核酸检测合格结果申请返校。
03返校后以线上教学为主学生到校后,如何安排教学工作?
扬州市职业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教学安排,返校后两周内以线上教学为主、线下教学为辅。实习学生应在严格遵循当地和实习单位疫情防控要求基础上按计划赴点实习,相关学院明确专人负责跟踪联系,及时掌握动态。
“本学期我们学校共开设理论课门,实践课77门,目前,学院提前对本学期在线教学工作做了详细周密部署。”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已经提前建立课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