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走向未来
扬州港口发展历程
解放初,扬州城外有6个码头
如今,扬州港吞吐过亿吨
其中有乘风直上的喜悦
也有港区坍江的惨痛
没有一帆风顺
只有负重前行
○
○
○
《70年70秒·开城》
带你感受扬州港口的脱变
五门六码头
解放前,沿环城古运河有五门六码头之说。即便益门、南门、钞关、福运门、东关五门共设六个码头。码头是港口也是渡口,承担人货往来。
扬州城东门码头
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生产发展,城乡物资交流频繁,码头也随之不断扩建,一些企事业单位还纷纷自建码头。
50年代运河边合成化工厂码头
趁改革开放东风
港口发展日新月异
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扬州市正式于长江北岸建设港口,拉开了发展长江航运的序幕。新建长江港口位于扬州市区南12公里,京杭运河与长江交汇口以西1.5公里古称“卞家港”的地方。此处江岸稳定,水深适宜,港区开阔,集疏便利,辐射深广。在扬州市交通运输局的全力推动下,仅用4年时间,耗资万元,先后建成客运码头、千吨级货物码头和万吨级过驳码头,初步形成长江新港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政府采用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交通建设积极性。长米的吨级件杂货码头泊位在三江营建成投产,成为以后江都港区的雏形。
全市内河私营码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展迅速。私营码头以其规模小、经营灵活的特点在装卸运输市场,尤其是砂石等散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其补充、辅助作用。
年经国务院批准,扬州港口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4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对扬州港口的发展充分肯定,亲笔为扬州港题写港名。年4月28日,扬州港正式对外开放。
与时俱进
确立“一港三区”发展战略
年5月,在市委、市政府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指引下,合资经营的扬州港江都港区应运而生,年筹建长米,3.5万吨级的件杂货码头,扬州港江都港区成为新一轮港口建设的又一个主战场。年3月,扬州港与中远太平洋集团合资成立扬州远洋国际码头有限公司,新建3万吨级多用途、3.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扬州港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相得益彰的是,扬州综合交通运输建设在短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随着一横十五纵公路网的覆盖,给近百万平方公里的江淮凹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许多大型企业看中扬州水陆转运的优势,纷纷来扬投资。全市具有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企业专用码头建设较快发展:扬州二电厂的煤码头、重大件码头、扬州环保热电公司煤码头,仪征恒基达鑫液体化工码头、江都泰富港务有限公司码头、海螺水泥码头、海昌码头,高邮城北作业区、宝应热电厂煤码头等相继建成投产。
至此,扬州市拥有长江岸线86.7km,规划港口岸线49.5km,其中深水岸线约39.6km;扬州港沿江规划为三个港区:扬州港区、仪征港区和江都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91个,通过能力万吨。内河分为扬城港区、江都港区、高邮港区、宝应港区,京杭大运河纵贯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汇入长江,全长.3公里。扬州港与时俱进,根据“优势互补、功能错位、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确立了“一港三区”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以长江扬州港区为龙头,江都港区和仪征港区为两翼,内河港口为补充的发展框架,努力打造综合性的现代化地区性港口。
转型升级
构建资源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型港口
十三五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扬州港口主动转型升级,着力构建高度集聚的现代化临港产业基地、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中心、服务高效的江河联运枢纽,全面推进港口优化功能布局、集约高效利用资源,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新发展理念,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港口。
市港口局按照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开展《扬州港总体规划》与《扬州内河港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岸线资源整合与集约利用,推动扬州港高质量发展。《扬州港总体规划》于年6月份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扬州内河港总体规划》已上报省政府审查,目前正根据省环保厅要求,有序开展规划环评工作。
为更好地服务于港口企业,市港口局积极主动对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行政权力下放工作,港口经营许可、港口建设项目设计审批等5项许可权限下放,并确保权力事项受理、审查、发证等审批环节依法赋权到位,做好赋权衔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港口污染防治。沿江22个和内河45个非法码头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并通过“五项行动”省级验收。
同时,强力推进港口环保设施建设,对全市港口码头粉尘污染开展集中整治沿江主要港口企业岸电设施已全面建成,全市共建成54套港口岸电设施。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水运中心,扬州具有广阔的港口经济腹地和江海河联运的区位优势。自年扬州港开港至今,扬州港口人抢抓机遇、奋斗进取,积极服从服务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充分发挥扬州港地处长江、运河黄金交汇点的地理优势,全力打造溯河达江、通江达海的航运中转枢纽港,努力构建国际化物流服务大平台,谱写了一段无私奉献、砥砺前行的光辉篇章。
延伸阅读
扬州港口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
年
经国家计委批准,扬州市正式于长江北岸建设港口,拉开了发展长江航运的序幕
年
经国务院批准,扬州港口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年4月28日
扬州港正式对外开放
年
扬州港启动“一港三区”建设
年5月
合资经营的扬州港江都港区应运而生
年3月
扬州港与中远太平洋集团合资成立扬州远洋国际码头有限公司,新建3万吨级多用途、3.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
年8月
五号泊位正式投运,增加25万标箱(标准集装箱)吞吐能力
年
四号泊位顺利通过对外开放省级验收,成为我市首个国际集装箱专用码头
如今
迈入了沿江亿吨大港的行列
根据交通强省扬州行动方案,到年,扬州港将建成以河江海、公铁水为特色的多式联运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
让我们一起期待
扬州港口更加美好的明天
稿源:港口局张艳、局编志办
视频来源:扬帆
近期大家还在看
谢正义书记一行专题调研扬州交通工作
交通强省扬州行动,听听交通局长怎么说大手笔!扬州7个重大交通项目集中开工!
最新消息:G2京沪高速界首、高邮互通即将封闭!(附最佳绕行路线)
这是一场雪战!
道路千万条,奋斗第一条!
回顾扬州交通发展,为更好的出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