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萧平艺术奖学金在扬州市特殊教育学

年1月10日名家专访

萧平艺术简介

萧平,别署平之、戈父。室名爱莲居。年生于重庆,祖籍扬州。年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曾任书画鉴定之职于南京博物院十九年。年调江苏省国画院。集书法、国画、鉴赏、史论、收藏于一身。绘画不拘一格,借古开今,清新放逸。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书画展三十余次,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外十多家博物馆收藏。年以来,多次应邀赴美国及欧亚洲各地讲学、考察,出席国际艺术史高层论坛并发表论文和演讲。出版《萧平书画集》《画坛儒风?萧平艺术人生》等书画集近三十种及《山水画传统技法解析》《人物画传统技法解析》《花鸟画传统技法解析》《龚贤研究》《倪云林研究》《娄东画派》《陈淳》《龚贤》《中国画》《鉴识傅抱石》《丹青论古今》《萧平之书、画、鉴、藏、论》等研究专著。

现任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西南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美术馆鉴定顾问、南京博物院鉴定顾问,故宫博物院客座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长,民进江海书画会会长、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专家委员、书画鉴定中心主任,南京大美堂书画鉴藏社社长,江苏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书画家联谊会副会长,江苏省海外联谊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政协书画室顾问。江苏省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

知行合一德艺双馨

萧平艺术奖学金在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颁发文并摄/倪洁由萧平教授题写校牌的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编者按: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心学最核心的理念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意思是说“知”和“行”在人生的心灵成长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们互为表里,互为因果,不断轮回,最后达成“致良知”“止于至善”的道德诉求,修成大爱之心,进入圣贤境界。近代中国美术事业的奠基人吕凤子也说过:“艺术制作止于美,人生制作止于善。”善和美是人性中的两大核心坐标,既不可分割,又互动互生。艺术是美学,也是善学。唯有美善具臻,才能创造永恒的佳作,才能留芳百代,在中国书画界,萧平教授就是这么一位将“知行合一”精神完美结合的榜样,同时也是“善”与“美”交相辉映的杰出代表。他与夫人邹正玉十数年如一日,将无私的爱默默地倾注在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一批批残障孩子身上,不仅在生活上关怀他们的冷暖,而且在学业上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这些残障孩子也没有辜负期望,很多已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萧平夫妇的高尚情怀,不仅让我们敬佩感动,更让扬州特校的学生们铭记在心,并成为他们砥砺前行的动力!

年,该校教师在艺术上不断追求,获得各项艺术奖项近50个。这些奖项的获得凝聚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萧平教授全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与特校师生欢聚一堂萧平夫妇为获奖学生颁奖年12月24日,隆冬季节,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内乐声悠扬,掌声阵阵。一张张青春的笑脸如花般绽放,这是一场特殊的汇报演出和萧平艺术奖学金颁奖典礼。演出者是该校一群学有所成的残障学子,而颁奖者却是专程从南京赶来的著名书画家、鉴藏家———该校名誉校长萧平教授及其夫人邹正玉女士。年萧平教授为扬州市特殊教育题写校名而结下缘分。他与夫人在参观学校,访问学生之后,表示要资助一些困难孩子。学校提出来一个请求,请萧平老师到学校做一次讲座,萧平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决定两件事情同时进行——资助困难孩子并做一场讲座。教育局很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把全市的中小学的美术老师全部集中到聋哑学校去听课。这些师生从未听过这么高水准的讲座,反响热烈。萧平教授讲完课后,还题写了书法“真、善、美”并作国画荷花一幅赠给学校,象征着出於泥而不染。活动结束后,校长提出请萧平做学校的名誉校长。萧平觉得其他事情可以推托,但这个不能推托,因为这象征着一份责任。从此,萧平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jt/968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