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记者过国忠实习生孙嘉隆扬州市委宣传部供稿“中西医结合,针对性治疗,让重症转轻型、轻型转康复。”8月28日,扬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尹成雷说,扬州例确诊病例中,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经专家评估,累计出院已有例,医院接受康复治疗。记者了解到,扬州在疫情高发阶段,医疗救治上存在着几大难点:连续多天新增40例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多、重型和危重型多,本地优质医疗资源又缺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邱海波介绍,在患者医疗救治上,采取了集中收治,所有病人集中在南京和扬州的两家条件最好的医院,严格按照“第八版修订版”的诊疗方案规范治疗,并针对老年人多、基础疾病多等特征,积极开展俯卧位通气,恢复期血浆抗体、新冠抗体等方法治疗。集中全国优质医疗优势开展医院相关专家介绍,这些确诊的老年病例中,入院时有不少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占了较大比例,而血氧饱和度,正是评估新冠肺炎重症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临床来看,病人往往又不发高烧、干咳不严重、胸闷气促也不明显。因此,当有的确诊病例血氧甚至低到八十几,低血氧症患者的猝死率就非常高。稍有不慎,患者就有生命危险。“我们针对患者病情救治需要,对支援扬州的医疗队结构进行调整,优先选派有支援武汉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重症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病区,保证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说。“我们把早期识别放在最前面,早期的干预放在最前面。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对于轻症、普通型早期干预,防止重症。同时,集中国家、省、市专家队伍专家优势,建立专家队伍联合工作制,采取中医和西医的专家联合查房,针对不同患者拿出不同治疗方案。”邱海波说。医院医院,目前,仍有53例确诊病例在这里接受顶级专家团队的精准治疗。“每天早晨,我们都要召开专家组联合病案分析会,各组牵头负责重型病人治疗的医疗组长汇报病人的病情、转归、提出治疗方案,由专家们共同讨论,进行多学科诊疗,再形成最佳治疗方案和处理意见。”扬州市医院临时党委书记、医院院长束余声说。他们在救治上,既讲“战术”又重“战法”,如:高危病人来了,就要马上安排吸氧,立即采取俯卧位通气技术,让病人趴着睡觉。这一技术在此前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医院援助扬州重症医疗队秦楚介绍,他们积极组织多学科讨论,采取药物、氧疗、康复、心理综合治疗,细致分析老年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再制定个体化方案,采取降阶梯氧疗,由无创通气过渡到高流量吸氧、鼻导管吸氧等,促使患者病情尽早好转。目前,已有5位患者成功转出ICU。让中医药成为百姓健康“守护神”“我们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的‘抗’疫’作用,既用于‘防’,也用于‘治’。”王劲松说,从“德尔塔”疫情暴发,全市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为个集中隔离点配送中药汤剂,实现了集中隔离点中药汤剂应用全覆盖。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朱静介绍,在中医理论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属于“时疫”。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中药主要有扶正药和祛邪药。扶正药主要指具有益气固表、滋阴生津、健脾益肺功效的中药,如黄芪、白术、山药、麦冬等,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祛邪药主要是指具有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燥湿行气功效的中药,如防风、银花、连翘、藿香、芦根、野菊花、板蓝根等,可以有效抗菌抗病毒。“目前,使用中药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形式也有很多种。”朱静说,较为常见的是口服中药预防方汤剂,也可以代茶饮、制作成外用香囊随身佩戴或悬挂于室内,还可以选择药食同源类的中药制成药膳。其中,可用艾叶、藿香、苍术、白芷、佩兰、石菖蒲等芳香化湿的中药制作外用香囊。记者了解到,一个月来,扬州依据国家、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药辩治的相关方案,组织全市中医师以巡诊服务方式,赴各隔离点指导隔离人员用药、开展中医药防疫知识宣传、向志愿者免费提供熬制汤剂等,积极推进中医药有效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救治。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发生后,扬州就从全市调集组派两个梯队的中医师专家队伍,立即医院,参与新冠肺炎病人救治工作。每天,在国家专家组专家带领下,他们与病人面对面交流、了解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出方子。现在,医院每个隔离病区都配备有中医师全程诊治患者。特别是对重症病例,实行“一天一会诊”“一人一方”,随时采取对应性措施,全力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充分利用中药制剂开展扶正抗病毒预防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专项康复评估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6分钟步行实验,同时也自制预防新冠病毒的中药香囊助力抗疫。”常州医疗队康复治疗团队相关专家说。但朱静也提醒:不同的人群应选用不同的中药预防方。目前,正在居家普通人群想要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不建议使用作用较强的治疗方。盲目使用治疗方或预防方使用不当,都会导致人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编辑:张爽审核:朱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ly/1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