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今天,扬州这座有故事的小院登上央视西部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兴正气家风,传红色基因!今天(6月4日)早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以《江苏扬州“梅家小院”家风记忆馆传承红色基因》为题,详实介绍了小院和小院的主人梅应恺。在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禹王宫社区勤俭巷有一座多年历史的古民居,叫做“梅家小院”。如今,这座小院又被称为家风记忆馆,馆里一件件老物件,见证了梅家几代人始终秉承的家国情怀,以及勤俭持家、崇文重教的良好家风。梅应恺:我父亲就是从上海,通过地下组织把这个盘尼西林运到江都来,以后就把盘尼西林都装这个里面,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盘查,躲过了这个封锁线,解救新四军的伤病员。在不大的老宅里,小院主人梅应恺收藏了祖辈留下来的多件老物件。只要有时间,他都会给前来参观的人讲解藏品背后的故事。江苏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学生任悦宁:同学们都可以了解到像这样一些东西,觉得这样对我们成长都很有帮助。据了解,梅应恺的父亲参加过革命,曾在抗战时期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购买药品并送到解放区,他的二叔也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父辈们“红色家风”影响之下,梅应恺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成为新成立后不同行业的有用之才。梅应恺:我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是员,当时受国家的培养,上了大学,上了大学以后就要报答国家,义无反顾地服从国家的分配。梅应恺本人因“上山下乡”中断了学业,但他也没有放弃过学习。年,梅应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了一名律师。在老一辈的影响下,梅应恺的一对儿女也都考上了大学。年,梅应恺家庭被评为“江苏省五好家庭”。如今,梅应恺和妻子王成霞是社区里有名的热心人。退休后的梅应恺,利用自己的法律特长,积极参与调解邻里纠纷和矛盾,妻子王成霞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也继续发挥余热,经常为街坊邻居的孩子免费补习。由于家训好、家风正,梅应恺家庭已经成为了老街居民都十分熟悉的模范家庭,梅应恺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好家风、好家训向外弘扬,努力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早在5月25日,妇女报在头版位置以《江苏扬州梅应恺家庭:家风记忆馆传承红色基因》报道过梅应恺一家。来源

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编辑

王菲作者/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ly/136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