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传统文化的内涵是道不尽、说不完的,在往期传统文化润校园的活动中,吉的堡翰林奥都园的家长和小朋友们领略了扬州评话、扬州刺绣、扬剧、扬州雕版印刷、扬州茶文化的魅力。本期,在小二班陶禹昕小朋友外公的大力支持,大四班和小三班的家长、小朋友们将带领您走进扬州文化最绮丽的篇章——扬州早茶,品尝无与伦比的美食,感受恬淡自得的早茶文化。
早茶文化大PK
“风味糕,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这是扬州早茶文化PK的现场,小朋友们正在积极回答主持人的提问,向大家细数扬州十大名点。而当主持人问起扬州著名的四春时,作为资深扬州人的家长们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冶春、富春、锦春和共和春的得名及由来,“四春”宛如红楼梦里贾府元、迎、探、惜四美,争相斗艳,各领风骚,见证了百年来扬州茶社的盛况。“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扬州人惬意生活的写照,富春大酒店的傅行云师傅向大家讲解了“皮包水”的含义,“皮包水”既指肚皮包着茶水,也指面皮包着汤水的扬州包子。当清晨的阳光穿透第一片绿叶,宁静的扬州城便在早茶中迎来了新一天的精彩。
手上功夫——捏面人
傅师傅从事扬州早茶多年,练得一手手上绝活。在当天的活动中,傅师傅现场为大家展示了捏面人,他掐下一小团面粉泥,分别搓至圆形和椭圆状,作为头部和身体,接着用彩泥做出眼睛、胡须、耳朵,再用镊子刻画出表情,不到10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展现在大家眼前。现场的家长、小朋友们赞叹不已,纷纷拍照留恋。
扬州风味——皮包水
富春包子具有扬州地方特色,选料讲究,四季有别,制作精细。傅师傅向大家介绍了包包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现场进行了示范,“口似鱼嘴,形如荸荠,捏皱褶。”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个捏皱褶的程序,是非常考验手上功夫的,热爱中国文化的外教Alecia还在现场一探究竟,细数起皱褶来,原来一个包子竟有三十多个皱褶,Alecia不禁竖起来大拇指!了解了包子制作的全过程,家长和小朋友们也跃跃欲试了,两个人合作分工,家长们擀面皮,小朋友们选馅料,大家一起捏面皮,制作了风味独特的豆沙包和萝卜丝包。
扬州风味——烫干丝
“烫干丝”作为扬州早茶的“序幕”,是扬州美食的杰出代表。传闻“烫干丝”这道菜的做法源自爱美食的扬州盐商,是经过反复的尝试、比较、筛选得出的结果。在孩子们等待包子出炉的空隙里,傅师傅就教大家来做了这道扬州名菜“烫干丝”。傅师傅将一片片薄如蝉翼的豆腐干卷瞬间劈好,排列整齐,再用刀将其切丝,根根如发丝般纤细,再配上富春特别熬制的调料,撒上葱姜,一盘香味扑鼻的烫干丝就制作而成了。现场的家长、小朋友们纷纷拍手称赞。傅师傅也精心准备了烫干丝所需食材,供家长和小朋友们体验,孩子们现场夹干丝、选配料、兑酱料、拌干丝,忙的不亦乐乎。
舌尖上的美味
“包子出炉咯!”随着傅师傅的一声呐喊,热气腾腾的包子新鲜出炉了,孩子们和家长们分享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包子、烫干丝,品尝着舌尖上的美味。
扬州早茶,它以一款款独特的味觉艺术,让味蕾无尽绽放。扬州早茶,不仅在吃,更在于情,一家人在一起吃早茶、话家常,就是平凡人生的最大幸福。世世代代的扬州人,就这样一直延续着吃早茶的传统,延续着弥漫在整个城市间的亲情。
园所名称:扬州市翰林奥都幼儿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