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瓷刻是在上釉烧成的素色瓷器上,用金属等高强度工具镌刻书、画的一种技艺。年,扬州瓷刻被列入第一批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标题
扬州瓷刻的历史
扬州瓷刻的产生是在多种雕刻艺术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特殊的雕刻观赏工艺品,兴盛于清代晚期至民国年间。
瓷刻最早源于民间,在瓷器餐具上冲刻姓氏和印记。后来由艺人把艺术与雕刻融于一体,主要以钨钢刀或金刚石在素面成品瓷器或瓷板上錾刻书画或图案。
由于瓷刻作品气质高雅、风格独特、选材新颖别致,遂成了富商大贾之家陈列于案头、高悬于壁上以及收藏鉴赏的艺术品,逐渐在当时流行起来。民国年间,扬州瓷刻发展至顶峰,瓷刻作品中的鸟兽、花草、人物皆神形兼备。
标题
扬州瓷刻的特点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之乡,刻瓷艺人一般都具有较深厚的绘画和书法功底,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妙趣天成,神形兼备,意境高古,气韵典雅。
扬州瓷刻不仅保持了中国传统书画的风格,而且发挥了瓷面晶莹光洁的特色,不仅可在纯欣赏性的瓷板、瓷盘、花瓶上刻,还可在具有实用功能的成套的小碗、小碟、汤匙上刻,具有“画依瓷而传,瓷赖画而显”的独特艺术效果,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经济价值。
▲扬州魏永庆瓷刻人物盘《齐白石像》
标题
扬州瓷刻的传承
陈飞,扬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飞自幼喜爱书法、绘画以及篆刻,他能够根据瓷器的形状和特点来进行构思和拟稿,并熟练使用各种刀法雕刻,创作出来的瓷刻作品造型生动,细致传神。
往期丨撷卷
传统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雕版印刷技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传统造园技艺(扬州园林营造技艺)·绒花制作技艺·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装裱技艺(扬州装裱技艺)·朴席制作技艺·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制作技艺·董糖制作技艺(秦邮董糖制作技艺)·豆腐制品制作技艺(界首茶干制作技艺)·酱菜制作技艺(三和四美酱菜制作技艺)·扬州炒饭制作技艺·谢馥春“香、粉、油”制作技艺·家具制作技艺(精细木作技艺)·传统鸟笼制作技艺(扬派雀笼传统制作技艺)·高邮咸鸭蛋制作技艺·共和春小吃制作技艺
传统音乐(民间音乐):高邮民歌·古琴艺术(广陵琴派)·邵伯锣鼓小牌子·邵伯秧号子·扬州民歌(胥浦农歌)·古筝艺术·曹甸十番锣鼓·宝应三人花鼓
传统美术(民间美术):扬州剪纸·扬州玉雕·盆景技艺(扬派盆景制作技艺)·苏绣(扬州刺绣)·江都漆画·灯彩(扬州灯彩)·象牙雕刻(扬州牙刻)·竹刻(扬州竹刻)·扬州木雕·扬州面塑
传统舞蹈:傩舞(跳娘娘)·丁伙龙舞·黄塍跑马阵·高跷(临泽高跷)·宝应河蚌舞·武坚莲湘花鼓
传统戏剧:扬剧·木偶戏(杖头木偶戏)·肩担木偶戏·淮剧
传统医药:中医诊疗法(扬州传统修脚术)·臣字门儿科中医术·儿科疗法(谦字门儿科中医术)·针灸(朱氏针灸疗法)
民间文学:谜语(竹西谜语)
民俗:扬州“三把刀”技艺·吴桥社火·江苏省菱塘回回习俗
曲艺:扬州评话·扬州清曲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十五巧板
二十四节气: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
编辑:张肖迪
校对:沈晨
审核:孙富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