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座酒店的建筑风格所震撼,于我而言,是不常有的事,尤其在国内。
烟花三月,天气朗朗,新冠肺炎的阴霾刚刚散去,怀着轻松的心情来到扬州。导航说,目的地在您的左边,我却只看见一扇紧闭的大门,标识很不起眼-青普扬州瘦西湖文化行馆。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低调、私密、奢华的地方。
第一眼,是一道低矮平直,厚重沧桑的城墙。甫一踏入,仿佛走进一座迷宫。沿着狭窄幽暗的甬道行走,旁边的洞孔与远处的出口透着强烈的日光,压抑与通透交错,好像在看一部经典的黑白老电影。每一个洞孔,都别有洞天。水池、天井、院落、客房、冥想剧场,错落有致,颇有移步换景的苏州园林韵味。
这座用万块老旧青砖砌成的建筑,无法形容类比,不知道像什么。我觉得更像一座城堡,但又不妥帖。作为军事要塞的城堡,一般都建在地势险峻的山顶。而且中国没有城堡,只有城墙。只能说这是一座中国城墙式的平地城堡,别具一格,极富创意。我相信它应该获得了许多国际建筑设计大奖(后来一查,果然如此,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对酒店的设计感我并不敏感(因为我完全不懂设计),我更注重的是酒店的舒适度、环境、服务等方面。但扬州青普的视觉冲击力实在太强烈,让我无法回避。在里面流连忘返,凝神观照。这种震撼曾经在国外有过,不太多,国内更是寥寥无几。我建议国内的设计界、酒店业、文旅同行的朋友们都应该来此朝拜一下。
我是酒店控,住过全世界各种各样的酒店不计其数,粗粗估计一下应该不下一二千家。由于工作关系,考察过的酒店则更多,至少是住过的三五倍。相比标准化的五星级酒店,我更喜欢入住那些具有当地建筑特色、历史文化底蕴的精品酒店。如阿拉伯沙漠酒店、欧洲宫殿、修道院、城堡改建的酒店、东南亚热带雨林酒店、非洲茅草夯土酒店。扬州青普就属于我喜欢的这一类型。
我在文中一直称扬州青普为酒店,可能会让其创始人不太高兴。王功权先生是著名的企业家、投资家,他创立青普的初衷,不是酒店,也不是民宿,而是一个度假场景综合体,一种人文艺术的新玩法。他的目的是让人们回归自然,回到原初。“青普”这个词源于藏语,即“回到原初”的意思。
从青普的功能来看,也的确如此。馆内除了少量的客房和餐饮外,更多的空间留给了艺术展示、茶艺、手工和小剧场等配套设施,同时还开设了金石篆刻、雕版印刷和古籍手作,扬剧演出等课程。从其投资额看,1.5亿人民币只建了二十个房间(收入来源主要还是客房),即使按其公布的价格一点都不优惠不打折,而且入住率高达60%(度假酒店能达到60%的入住率算最好的),每年的收益恐怕只能维持运营成本,连投资利息都收不回,更何况投资本金。就此而言,这确实不是一家酒店,因为没有人会这么投资酒店。客人倒是有福了,性价比特别高。
但问题是,OTA还是把它归到酒店类。你说你不是酒店、不是民宿,是度假场景综合体、文化行馆。消费者搞不清楚,他们的大脑接受处理信息的方式是贴标签、分类,如无法对应他已有的经验,就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