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还能抗心律失常,这味

市场上有两种山豆根,一种是主产于广西、广东、江西、贵州等地的广豆根,一种是产自于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北豆根。

通常所谓的山豆根一般指广豆根和北豆根,也有医生会专门开北豆根,那就是指定用产于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北豆根。

广豆根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及根茎,北豆根是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二者功效相似,都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作用。

也都有抗癌作用,其抗癌作用均与两种植物中所含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有关。

古代本草类书籍中已经有明确的关于山豆根抗癌作用的记载,如《本草经疏》中记载山豆根:“入散乳毒药中,能消乳岩(乳岩即今之乳腺癌)”。

山豆根的医书记载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甘,性寒,无毒,入心、肺二经。主解诸药毒,止咽喉痛,退热消痈。山豆根性寒,专泻心火,心火去则金无所损,金得其保,而热伤之虞,吾知免矣。

《本草备要》:“泻热解毒,去肺大肠热,含之咽汁,止喉痛,龈肿,齿痛。”

《玉楸药解》黄元御:味苦,气寒,入手太阴肺经。清利咽喉肿痛,一切疮疡疥癣,杀寸白诸虫。

《本草正》:“解诸药热毒,消痈肿疮毒,杀寸白诸虫。含而咽汁,解咽喉痹痛。研末汤服五七分,解内热喘满腹胀。磨汁服,解热厥心痛。研汁涂诸热毒热疮肿痛,及虫热毒所伤。”

山豆根的配伍

玄参滋阴降火,软坚散结;山豆根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为治咽要药。二药伍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力倍增。

连翘善清心而散上焦之热,又能散结消痈;山豆根为解毒利咽之要药,其甘苦泄毒、凉而清热。二药相配,则专通泄热毒、消肿止痛,善治热毒内盛之咽喉红肿、疮疡肿毒等。

牛蒡子与山豆根皆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然牛蒡子辛苦性寒,能疏散风热,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山豆根苦寒降泄、清热解毒而利咽喉,主要用于热毒蕴结、咽喉肿痛。二药配伍,相须配对,解毒清热、利咽消肿之功倍增。

山豆根汤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

胃火上升,痰热内阻。

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山豆根汤。

赤芍9克,丹皮9克,炙僵蚕9克,牛蒡子9克,山豆根9克,挂金灯9克,菊花9克,金银花9克,黄芩9克,知母9克,桔梗3克,生甘草3克,射干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现代研究表明,山豆根总碱1-1.5g/kg腹腔及肌肉注射,对由乌头碱、洋地黄毒苷、氯仿-肾上腺素、氯化钾等所诱发的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均有良好的对抗作用,能有效地逆转由异位心律或传导障碍所致的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wh/10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