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扬州漆器传承工匠精神
“钿螺巧点江千里,沙砚精搏卢映之。今日喜看双美具,维扬丝饰靓新姿”。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扬州的历史文化,体会扬州的古色古香,培养同学们对古代扬州漆器玉器的兴趣。在3月13日下午扬州市职业大学王婧老师,从菡芝老师带领微微社团21位成员前往扬州漆器厂,一起领略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下午通过漆器厂赵老师的讲解,了解到在大机器的发展时代中,人工制作品仍然能够独树一帜的原因就是在于人工雕刻的生动感与细致化。传统工艺的传承不仅在于雕刻者的耐心与细致,更是时代的沉淀。
据了解,制作漆器最重要的三个步骤为:刻漆,雕漆嵌玉以及点螺。不讲究雕刻的速度,光是漆器胚底的制作就需要一年的时间,由树脂和矿物质构成的天然漆。在阴室存放,每天只能上一层漆。但是,在我们参观的成品以及半成品中至少都有三年的漆龄。让我们感受到不止只有精美的漆器工艺品,更是制作人的精心。即使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仍然对其保持着最初的热爱与努力。
从赵老师口中我们了解到,制作漆器的人才培养十分不易。至少需要两年的学习和三年的学徒生涯才有可能让她们开始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但是她们也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愿意跨出属于他们的舒适圈,只为对得起这份心之所向。
扬州的漆器文化代表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缩影,天然原料制作出的漆器,光泽温润,色彩艳丽柔和,虽历经百年千年,脱水龟裂了也依然鲜艳夺目。我想这次的漆器厂之旅除却对漆器惊艳之外,便是那份永久并持续的坚持牵动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她们用自己的努力创造着一幅又一幅的“奇迹”,用平凡却又不甘平凡的信念描绘出不一样的传承工艺。这份坚持与忍耐让我们在场的所有同学为之动容,这次意外的收获也将成为在场所有人追寻梦想道路上的养分,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我想,这就是信仰吧。
文字编辑:酒店陈欣怡
电子编辑:软件李志强
审核:教务处邓峰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