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干林
离丙申年冬至日还有两天,意味着季节已进入隆冬了。冬季是闲散的季节,同时也是浪漫的季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也许是冬日里最温暖的意象了。天气很晴朗,但真有点冷。于是心里就念叨着白居易的那首小诗,由城西去往城东,扬州正和乐器厂厂长杨越先生,邀请我去参加一场琴筝雅集。
运河东岸的广陵新城,一处宽敞而宁静的庭院,名字也很雅,叫“三间苑”,这是一处城乡结合部的建筑群,初看很不起眼,但细细品却大有趣味。外观简朴,内里豪华。真应了当前的流行语:“低调的奢华”。因其设计特别,构思新颖,该建筑获得了年世界建筑中国区域的提名奖。
走进庭院,见有腊梅含苞,幽香袭人。于是又想起了王安石的那首“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很欣赏主人今天选择了这样一个幽静之所进行雅集,更何况中国音乐史上最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中国最著名的广陵琴派,其文脉皆与广陵这一地名有不解之缘。
应邀参加今天雅集的著名古琴、古筝家有张子盛、傅明鉴、李悦。还有正和乐器厂“正和堂古琴古筝班”的培训学员。哦,济济一堂的高朋雅客,唯有我是琴筝的圈外之人。外行就外行吧,白居易他老人家说过:“琴中古典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如听人弹”。
听人弹琴,也是一雅。
首先是年轻琴师李悦为大家献上一首《荷风》。这很有趣,大冬天,演奏一首夏天的曲子,犹如现在的人吃反季节蔬菜了。李悦先生款款上场,优雅坐定。年轻的脸上,一副自信、沉着的神情。《荷风》吹过来了,一幅清新的画面展现到眼前。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之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的,你已经猜到了,我是在吟诵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片段。不仅因为荷花之缘,更因为朱自清先生说过“我是扬州人”。
随着李悦手指的颤动,把我们的思绪带得更远。带到了西子湖畔,带到了宋人杨万里诗的意境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唐代诗人孟浩然,也写过一首关于荷风的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有梦想”。孟浩然来过扬州,李白那首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千古名篇。尤其那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一张永不褪色的城市名片。看来,孟浩然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田园诗人,同时还是一位古琴高手。“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很自负的。
青年琴师李悦,是中国古琴界的新锐人物。自幼随父亲李松明先生学习古筝,十三岁时拜大师张子盛门下学习古琴,毕业于南开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曾赴新疆支教,又研习了少数民族器乐__冬不拉。多年来,李悦致力于古琴与冬不拉的教学研究工作,成为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中国古琴学会唯一认证的高级古琴师。他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又有着琴筝童子功修养,更有行万里路的人生积累。这首《荷风》,就是他自己创作的一首古琴乐曲。
接着,李悦又演示了《渔舟唱晚》。《渔舟唱晚》的文学典故,来自初唐著名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少年成名,随父亲做客洪都(今南昌)滕王阁,而赋名篇《滕王阁序》。文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更成为千古名句。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音乐家、古筝家娄树华先生,以古曲《归去来辞》为素材,根据王勃笔下的意境,创作了中国古筝史上的划时代作品《渔舟唱晚》。乐曲描绘了夕阳晚照,碧波万顷的阔大风景,表现湖面波动舟摇渔民悠然自得的美好心情,是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因其超然的艺术魅力,被多种乐器改编。黎国荃先生将其改编成小提琴曲,浦其璋先生将其改编成电子琴曲。中央电视台选取其乐曲片断作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一直使用至今,成为十三亿中国人最喜爱和最熟悉的民族乐曲。而今天李悦先生给我们带来的,则是他自己将古筝曲《渔舟唱晚》改编成的古琴曲,听来别有味道。 傅明鉴先生是著名古筝大师。他少习琵琶,又习古琴,再习古筝。是集古筝演奏、教学、研究、作曲、制作、营销于一身的名家。曾经担任过扬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桃李满天下,美誉遍东南。他对唐筝历史的研究成果,在古筝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长期受邀于中国著名高校及东南亚各国讲学,传播古筝文化。前不久,在泰州保利大剧院,“傅明鉴古筝乐曲作品专场音乐会”隆重上演。大剧院座无虚席,我有幸亲眼见证了这场古筝音乐盛宴。我和老傅是朋友、诗友、酒友,时下正值隆冬,又不妨称之为“岁寒三友”了。几年前我就为他写了墓志铭,他非常满意,他说“为了这墓志铭,我明天就去死”。哈哈!傅明鉴先生今天首先给我们带来的是一首著名的古筝曲《铁马吟》。这首曲子是著名古筝家赵登山先生创作的一首筝曲,全曲表现的是一个人朗诵佛经的情形,带有浓浓的禅意。铁马,是古代在庙宇屋檐下挂的铁片,风吹铁片,发出相击的金属之声。古诗云:山峰悄上白玉阶,古墙探出菩提叶。莲花座前香火幽,铁马轻声唤明月。清代学者顾张思《土风录》卷一云:檐前悬铁马,始于隋炀帝。可见,这铁马的出处很可能跟咱们扬州有关呢。
傅老师演绎的《铁马吟》,开头才拨了几根琴弦,就让人联想起唐代诗人张继笔下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使你思绪一下子就进入了禅意的境界。在弹到舒缓的部分时,我又想起了唐代另一位诗人贾岛笔下的“鸟宿池边柳,僧推月下门”。
傅明鉴先生演奏的第二首曲子是著名古筝曲《高山流水》。音符自琴弦飞泻,在青山绿水间流淌,穿过一条条湿漉漉的林荫小径,采了花草的芳香,携了叮咚的清泉,经过两千多年的跋涉,款款来到我们的身边,以一个歉歉君子的诱人微笑,礼送给我们无比清雅的暖意。傅兄端坐琴前,身着古装,花白的头发与白皙的脸颊上,透出的是智慧,风度与学养。琴上的弦,正被他那双有力而纤长的手拨弄着。此时天人合一,此时物我两忘。
第三个表演的是著名古琴大师张子盛先生。张子盛先生师从津门九嶷派琴家,主攻九嶷学,兼修其他。他先后发起了中国古琴学会成立音乐会,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全国古琴打谱音乐会,全国古琴师资培训班等活动,致力于推动古琴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现任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副秘书长,古琴学会秘书长,北京乐器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天津七弦院院长等。张子盛老师带来的第一个曲子是古琴曲《酒狂》。该曲传为魏晋时期阮籍所作。魏晋时代是中国政治最黑暗的时代之一,但又是思想最活跃、才情最迸发的时代。因为政治黑暗,当时的文人动辄得咎,一不留神就会招致杀身之祸。于是很多人便躲避现实,逃遁山林,于是便有了“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人物个个都是文章高手,艺术名流,酒场健将。他们隐聚山林,评议朝政,沉湎诗酒。
正如《广陵散》绝响了千年一样,酒狂这首曲子到明代已经失传,近代古琴家姚丙炎先生重新进行了整理编订。我过去没听过这部曲子,在张子盛老师弹琴之前,我在想象着,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狂想曲呢?但听过之后,才觉得曲子一点也不狂,很斯文的。可见古人很风雅,即使发狂野也有范儿,不失风度。不像我们现代人喝酒,桌上乌烟瘴气,席间吆五喝六。而且一言不对,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故而文学史上给魏晋时期的人一种特别赞誉:“魏晋风度”!我们现在缺少的正是这种风度。
《流水》是古琴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曲子,关于这个曲子有一段古老而动人的传说。春秋时期,有个善弹琴的人叫俞伯牙,他练琴很刻苦,为了表现山的气势,他住在山中练琴;为了表现水的磅礴,他来到海上练琴。山里一名叫子期的钟姓樵夫,闻琴便丢下背蒌和柴刀,立耳静听。方鼓琴而志在泰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稍时而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曲罢,起身,施礼与子期,“吾乃楚国郢都人,晋大夫俞瑞,字伯牙是也”!子期亦施礼以答:“一介草根钟家子期”。几语寒暄,伯牙复琴,琴声又起:雨落山涧,山洪暴发,岩土崩塌..樵夫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无不说得穷极通透。伯牙子期,互谈琴律,两相爱慕,及致暮色十分。伯牙应子期邀去林中寒舍餐宿,杀鸡饮血结为兄弟。伯牙次日破晓惜别子期使楚,相约翌年中秋再会。一年时光瞬息,伯牙守约而至。孰料子期已身埋黄土。新坟前,伯牙泪沾衣襟,无以言表,遂取出琴来,席地而拂。琴声在山林中飘荡:虚微,飘渺,若隐若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呜呼,斯人远去,昔日知音面目模糊,魂灵飘渺,丢下已无力拨弹的我!继而,淙淙铮铮如幽涧之寒流,清清冷冷如松根之细流。回想我们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我心是满满的晴柔。你能听出我曲中志趣,君所思即吾所思,在你面前我竟无法掩藏自己,这等快意之事,竟一如这扬扬悠悠、行云流水的曲子了!可人生就是那海上的一叶孤舟,一任在汹涌波涛中沉浮,在蛟龙怒吼中逃生,在狼奔豕突中惊惶失措,而此身正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中奋力前行。就这样,伯牙把自己与子期人生遇合的美妙以及人生不遇的缺憾,通过琴声幽幽地诉说了出来。尾音未毕,却见伯牙摔琴绝弦,掩泪而去,从此不再抚琴。但“高山流水谢知音”的动人故事却千年不衰地传颂下来。《高山流水》也成了古琴古筝名曲。唐代音乐家,将《高山流水》改编成了《高山》和《流水》两部曲子,今天张子盛给我们带来的是《流水》。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古人说“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刚才我们听了那么多美妙的音乐,今天又认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期间还有香道相伴,香茶相佐。壁上有字画,台上有鲜花,古代文人八大雅事齐了。哦,不对,还差一样。差什么?对,差酒。特别是听了张子盛先生的《酒狂》之后,这酒虫子也蠕动起来了,那么还等什么呢?喝酒去!华子即席诗曰:故国广陵邑
雅集运河东
梅香伴流水
琴韵忆荷风
铁马吟禅趣,
渔舟唱晚空。
酒狂快意起,
把盏诗情融。
查看悦心道课程,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