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古城旧园里有个古石盆“小蓬壶”,
被搬到了瘦西湖上的小金山,
它也有着一段传奇,请看……
一,从小方壶到小蓬壶
若干年前,播过一部电视连续剧叫《李卫当官》,剧中的李卫被皇帝特派到扬州做知府,专查大案要案,在扬州闹得鸡飞狗跳。扮演李卫的谐星徐峥演技出众,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清朝官员演得活灵活现,很是火了一把。李卫(—),确有其人,是清朝有名的“能吏”,比徐峥在剧中的角色狠多了,张扬跋扈,手腕老辣,树敌多多,但雍正皇帝喜欢他。李卫做浙江总督,是雍正为他“特制”的官位,竟然又让他兼任江苏省的“公安政法”一把手,跨省掌握江苏的治安生杀大权。李卫有皇帝“罩”着,有“权”自然任性,在江苏“办”了一件惊人的大案,起因与扬州有莫大的干系。是什么案子呢?
南河下湖南会馆,园林“小方壶”旧址
康熙雍正年间,扬州有个盐商叫程汉瞻。程汉瞻想把生意做大,急于找靠山。当时浙江总督李卫很得天子宠信,权势熏天,他就想投到李卫门下。李卫狮子大开口,让人带话要程汉瞻准备两万两白银作为贽见礼。没想到程汉瞻被吓跑了,干脆放弃了投靠李卫的念头。
程汉瞻随后又找关系傍上了两江总督范时绎(?—),只花了两千两白银就如愿以偿。两江总督统管江苏(含上海)、安徽、江西多地,权力比李卫的浙江总督大得多。就在程汉瞻为这笔“投资”而洋洋得意的时候,却不知道大祸即将临头。雍正八年(),李卫手下的侦缉队汇报:南京风水先生张云如蛊惑扬州盐商程汉瞻,意图谋乱。两江总督范时绎手下的中军副将王英,被罗织了为程汉瞻钻营办事的罪名,受冤的王英“愤懑暴卒于法堂”。人死无对证,但李卫是个狠人,尔等夺人财路,岂能轻饶!参劾两江总督庇护张云如、纵容部下结交匪盗奸商等罪名。康雍乾年间,对“谋乱”之事极其敏感,“由是牵连五省之人”,范时绎被撤职并押送进京。
《棣园图》石刻扬州博物馆收藏
这起冤案,《李卫当官》里没演,李卫在剧中的人设是个“清官”。但历史是无情的,清代的《永宪录》等有根有据的记载了此事。范时绎后来无罪开释,还一路升官。但是扬州盐商程汉瞻就惨了——本来只想攀附权贵,却因打错了算盘,竟连累了许多官员,更害了全家,程家彻底败落,真是情何以堪。他在扬州南河下有一座明代传下的精美园林,叫“小方壶”,也被迫改换门庭。此园后来多次易主易名,最终定名“棣园”。年,棣园里有个古石盆“小蓬壶”,被人从原址搬到了瘦西湖上的小金山。从园林“小方壶”到石盆“小蓬壶”,一字之差,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一代名园,只剩荒草残石
有故事的“小方壶”啥样呢?可惜如今只剩一点废墟,旧址在今南河下68号湖南会馆内。不过,有故事的“小蓬壶”还能见到,就在小金山上绿荫馆前。
“小蓬壶”是方的,尺寸够大,长,宽82,高90,盆内深28(单位是厘米)。略呈斗形(上大下小)。四壁陡峭,线条硬直有劲,一看就很古,但就是不像一把“壶”,倒像是“马槽”。当然,做马槽太深了,马嘴伸进去吃饭不舒服,水倒是够马喝一“壶”的。真不是马槽哦~。
小金山脚的“小蓬壶”
这“壶”竟然还有腿,四条,挺长,离地约50公分,接地还有小脚内勾,“波俏”,透着股古雅的劲。是不是想到了商周的青铜鼎?对,它是一只石制的鼎式盆。
好端端的方石盆,竟然叫“壶”!不能不佩服古人有文化会讲故事——凡事总能起一个很特别的名字,让你想不到、猜不透,还越是要猜,于是便特别的难忘且有趣。
“小蓬壶”三字楷书,刻在石盆朝南那面,楷中有隶,平和中见刚劲,有点像后来扬州卞雪松的书法,自有韵味与个性。三字旁还刻有许多小字,但已湮没难认,可惜矣。
“壶”的背面刻一副隶书对联:
借山叠石因成趣;
种竹依花为有香。
用笔方圆相济,风姿秀逸,有曹全碑神韵,还有清代吴让之的风范。对联写的全是造园林种花木的事,也是扬州名联。但有关图书、网站上都说它“佚名”,真是这样吗?
非也,此联有作者。因石头风化磨损严重,肉眼难以发现。借助手机的超级微距,笔者终于在记忆中的位置找出几个小字:……字旁还有二印,经仔细辨认其一为:……
认出几个什么字呢?小蓬壶里有什么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