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历史那些事,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称为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在书法、绘画、诗文、印石等方面均有建树,其中成就最高的当数他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他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年一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他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一名私塾先生。郑板桥自幼聪明好学,兴趣广泛。他在父亲的教诲下,3岁时开始识字和写字;6岁时开始背诵诗词和四书五经田岁时能写诗作文。17岁那一年,郑板桥离开兴化老家,去真州(今江苏仪征县)读书。20岁时,他从真州回到家乡,拜陆种园先生为师。陆种园品行高洁,才华横滋,书法很有个人风格,又搜长填词。郑板桥就跟他认真地学习书法、绘画和填词。在名师的指点下,郑板桥很快在书法、绘画、填词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成为当地有名的秀才。

郑板桥自26岁开始,在真州设私塾教书。为谋生计,他不得不变卖书画。年,郑板桥的父亲去世,他却已穷困落魄,无法厚葬自己的慈父,于是,郑板桥产生了求取功名的意图。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在年考中进士,并于年当上七品县令,来到山东范县就任。郑板桥在范县任职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因此百姓安居乐业。年,郑板桥被调到潍县做县令。他赴任时,正值那里连年旱灾,百姓无衣无食,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郑板桥心急如焚,写成奏章,将情况上报朝廷,请求放贩救灾。

可是,朝廷却无动于衷。于是,郑板桥当机立断,叫百姓写了借条前来领粮,挽救了当地千万人的生命。郑板桥发放救济粮后,又将百姓的借条—烧毁,为此事,郑板桥被朝廷撤职,郑板桥在离开潍县时,百姓挥泪相送,场景极为壮观。郑板桥被革职后,来到扬州,开始了卖画终老的生活。他已经历12年宦海沉浮,洞明世事。他亲身体验到官场的黑暗、人生的辛酸,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他的诗画中得到了体现。

“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他画的竹石总是显示出刚劲挺拔的豪气。在扬州卖画期间,郑板桥与“扬州八怪”中的画家李峰、李方膺交往甚密,总是相互鼓励,三人曾一起绘画了著名的《岁寒三友图》。郑板桥在书法方面,取各家之长,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

郑板桥在绘画方面,以诗画书的完美结合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在画幅中,用自创的“六分半体”题诗题句,或穿插,或避让,巧妙地连接整个画面,让诗书画印四美合一。所以,郑板桥的书画总是构图新颖,章法奇特,令人耳目一新,郑板桥经过大胆探索,推陈出新,在书法、绘画、诗文、印石等领域都有建树,特别是他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不仅给当时文坛增添了生气,也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xs/12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