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在仙女庙镇的西大街三板桥附近,有一爿吴正泰香店,店主是安徽人吴康平。
吴康平,据考,是晚清四大讉责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后人。他于道光十六年()携其弟一同来到扬州,在北门城外开了一家小香店,取名“天宝”。兄弟俩辛勤劳碌,悉心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生产出了名目繁多,用途各异的香,受到商贾墨客,信佛民众的喜爱。几年后,竟名声日隆,产业初具规模。
年二月,太平军攻占扬州城。清军在扬州外围设立江北大营阻止太平军北上。此后几年时间里,两军对垒,太平军三进三出,迂回拉锯。在战火涂炭的年月里,生命财产都成了须臾之物,谁还有心思问香,用香呢?吴康平的香店只得关闭,他也和其他商贾一样,全家迁到仙女庙避难。
仙女庙和扬州虽只几河之隔,但由于清军的死守,太平军未能突进。这便给仙女庙带来了相对的平稳与繁荣。吴康平见仙女庙镇上及附近乡镇寺庵庙堂众多,庙会频繁,在战乱年间信徒居士用香量可观。沿江,沿运,沿河的船工、渔民敬奉水神,江神,寻常百姓人家祭拜祖宗,都要用香。他看准了这些商机后,在沾亲的仙女庙朱华记酱坊老板的鼎力资助下,就在三板桥新开了一爿香铺,取名“吴正泰”。
吴正泰,香店正大,社会泰宁之意。店号不仅向顾客宣示自己香店产品正宗,经营正派的营销理念,而且包含着百姓期许平定,安宁,康泰的企盼。
在生产经营中,他用料正宗,选用纯正的伽楠,檀,芸,降诸香料和中药材,进行精良制作。同时,在香型,香色,香名,包装上改进翻新,从而使销路日广,销量日增。
由于仙女庙香店的生意红火,这使他积累了不少经验与资产。到光绪廿二年()就又复回扬州,在左卫街头新开了一爿香店,店名依旧为仙女庙的原名“吴正泰”。
后来,吴正泰香店所产的辟瘟香,幸福香等六种产品,分别在,,,年获得过南洋劝业会赛会物品奖,年的辟瘟香,巴兰牌卫生香,曾到巴拿马等处展出,受到各国实业界青睐。(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