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扬州市科技镇长团主动响应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资源优势,以“新扬州人”的身份领任务、担使命、做贡献,用实际行动助力“第二故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线上线下”齐发力,防疫、工作两不误
“近期疫情有了明显好转,我们科技镇长团服务的重心也根据上级要求和市里统一部署,加大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力度,多项产才合作对接已见成效。”高邮市副市长、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团长阚道远介绍,由于疫情原因,团员坚持通过视频会议洽谈、在校物资募集、远程操作支持等有效手段,线上线下配合开展工作。
高邮市科技镇长团召开疫情防控视频会议。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工作“不断线”,高邮市科技镇长团每周召开1次视频会议,最近的一次视频会议上,第十三、十四批科技镇长团成员就疫情期间如何强化企业服务工作和新一批团员到任筹备工作进行讨论、交流。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高邮团团长蒋玮表示,“虽然我们第十四批团员暂时还不能到岗,但我们的工作早已启动,不少团员也根据企业需求对接到了人才和技术,这也为我们团员到岗后及时转变身份、融入地方开了个好头。”
其他地区科技镇长团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继续保持与挂职地的紧密联系,持续做好科技人才需求征集和专家人才联系对接等工作,全面梳理关于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文件,协助挂职地与辖区企业对接联系,为支援企业下一步复工复产做好最充分准备。
“披挂上阵”,团员化身志愿者
即将挂职担任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江都团团员的吉林大学田为军副教授,是从红色革命老区江都区郭村镇走出去的一名高校教师,在暑期回乡探亲返校之际突遇新冠疫情,他第一时间向所在村大新村党支部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党员志愿者。
“请大家把口罩戴好,不要触碰检测台,不要着急,很快会轮到你,今天检测很快……”他一边宣传防疫知识,一边安抚群众焦躁的情绪,面对需要帮助的老人或行动不便人员,主动上前搀扶。在新设立的大新村核酸检测点,他与村党组干部共同研究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搭建检测场所,制订安保方案,确保核酸检测现场秩序井然。“扬州是我的家乡,不仅要献‘智’,也要献‘志’,为疫情防控出力是我应该做的,希望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田为军笑着说。
田为军搀扶行动不便的村民做核酸采样。
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宝应团团长、江苏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陆杰也发挥所在学院药学专业优势,自费购买一批香囊袋,组织学院专家教授“联合攻关”制作抗疫中药香囊,无偿捐赠给扬州“抗疫”一线,并组织医院医生开展“网上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助力疫情防控。
响应集结令,捐款捐物显真情
疫情无情人有情。邗江区科技镇长团团员派出单位厦门大学扬州校友会,积极筹措捐赠34吨新鲜爱心蔬菜从山东装车,千里驰援扬州。
为切实帮助缓解抗疫物资紧缺难题,广陵区副区长、科技镇长团团长康凯借力“大后方”、发动“朋友圈”,通过派出单位省住建厅,广泛发动厅直属机关党委和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支援抗疫。在他的牵线搭桥下,省住建厅、省房地产估价与经纪协会、苏州市物业管理协会、江苏嘉瑞诚房地产土地评估有限公司等先后捐赠消毒液、额温枪、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等防控物资,并为一线志愿者准备了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资,总价值超20万元。
广陵区历届科技镇长团向社区捐赠“连心包”物资。
扬州市科技镇长团历届老团员们也时刻牵挂着疫情变化,积极响应、出资出力,团员个人累计捐款近4万元,用于采购“连心包”等抗疫急需物资紧急运往社区,有效缓解了一线物资的紧张状况。广大团员将爱心化作涓涓细流,传递着对“娘家”的深情厚意,对“第二故乡”扬州“抗疫”给予坚定支持。(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委组织部)
原标题:《扬州市科技镇长团“抗疫”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