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雪中逛扬州之七登翔凫逛西园,看卷石洞天

走出瘦西湖,走上大虹桥。大虹桥是瘦西湖第一景“虹桥卧波”,却不是站在桥上欣赏。不想就此离去,在桥上忍不住向瘦西湖看看,又转到另一边向盆景园看看。

盆景园是过去的称呼。当时是扬州市的盆景主题公园,进去要门票。后来盆景园中精美的“好盆景”,移到瘦西湖公园内。盆景园的名字逐渐被西园曲水和卷石洞天取代。这两者本身盆景园的两个景点。

大虹桥上看曲水

盆景园名字变了,盆景并没有搬光,还有很多大型盆景留在西园曲水内,与当年的“虹桥修禊”共存。过红桥走到盆景园另一端,过去有个小坡,长了几棵(六谷、音)植物,常常在秋天,去采摘几粒玩。印象中可以串成手链套手腕上。在网上没找到究竟是什么。因为那边被改造好了后,没了。扬州人形容贪心,用“吃了五谷想六谷”一句足够,有意思。

那个小坡,是我孩子快乐的场所之一。春天,草木葳蕤。带着孩子游玩后,母女俩一起爬到坡上,抱头往下滚,看谁速度快。那家伙手持相机,笑得忘记拍照。一次次滚下来爬上去,乐此不疲。玩的时候,想到结婚生孩子的好。否则再想玩,也只能想想而已。

自己年幼时候,走到盆景园和瘦西湖是件大工程。那时候没有这样的门,记不起从什么地方穿进了。走到石舫时,大功告成。距离瘦西湖,只有一座桥的距离。到石舫上转一圈,佯作在船上随波晃荡,便是出门远行一般。

整装待发翔凫号

站在大虹桥上,看雪中的石舫,波澜不惊。那是看惯风雨后的淡然,是经历兴衰后的洞见,是享受云卷云舒后的宠辱不兴。石舫边上的水质,没有瘦西湖这边好。枯萎的残荷杆,环绕四周,是石舫不变的朋友。

诱惑,经不住了。去吧。从不收门票后,这里原有建筑被改变了性质。空关的老屋,摇身一变成了茶馆、茶室、茶吧等等。不一样的灯笼,一样的内涵。进出的路也有了些变化。多了。

路边往下几步,到了石舫。从懵懂的少年,到如今老迈,不过几十春秋。石舫好像一点没变,静静地泊在岸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石舫有没有过孟浩然的感慨?春花秋月的变幻,阴晴圆缺的转换,一年又一年。石舫没变。

那天看朋友文章,才知道石舫有自己的名字,翔凫号。飞翔的野鸭子,可大可小,可动可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雪为妆容

船头长年在水中浸泡,荷一年四季以不同的形态存在。荷塘,大体不是过于活泛的水。于是看到了一点点苍凉。当年制造时,雕梁画栋不寻常,今天也够奢华。白雪覆盖了重檐。乱飞的雪花中,水中倒影与水上画舫,再一次构成动静相宜的画面。美!

转进白茫茫园中。灯光闪烁的“茶”,一间间掠过眼前。地面厚厚的积雪,俨然有寒冬腊月的萧索。桂树、女贞等常绿植物,在雪中愈加青翠。辐射出去的小径,有的有脚印留痕,有的不忍心踩上去,生怕毁了冰清玉洁的纯。

顺路往河边走。长廊鳞次栉比,一节节高低错落。远看屋顶,雪压小瓦。雪花勾出的线条与亮化的电线交错交融,晚上的景,一定好看到极致。可惜没有看到。

小红桥,虽然没有小金山前那座,周边丰富多姿,却也有水衬托,有树相陪,有古建筑相依左右,依然悄然独立,一眼千年。我知道,走过去就是盆景园。一盆盆千姿百态的盆景,在雪中一定风姿绰约,仪态万方。我也知道,西园曲水的流水,依旧蜿蜒,等候春天又一次的“曲水流觞”。

换个角度看长廊

但是,我没有进去。没有走过那短短几步的红桥。我相信桥那边的园林,安静得没有一个人进去。进去便会毁了那里的静谧和无痕。我不想因为我而被破坏,决定将美好留在那里,也让自己海阔天空的想象,增加盆景园的美!

不带功利地信步溜达,从高处走到水边。水中心的小小建筑,连接两端的细小石桥,和记忆中一样没被改变。右边坡上,各种植物中,偶尔一两棵腊梅的香气,随风而至。远观胜了近瞧。若有若无的香味,同样远胜凑近了嗅。

喝茶否

可惜了,原来卷石洞天的门,无法通行。与其一起的一座“山房”、玲珑山石诸景,也已经成了虽非“私家”,胜似私家的所有,寻常人等看不到了。

从新北门桥头走上来。大路上车水马龙,另一个天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xw/11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