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党员干部筑起疫情防控红色防线中国江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s://m.39.net/pf/a_4580350.html
记者王拓李睿哲杨频萍顾敏李源洪叶“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目前,扬州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最关键的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农村的关键通道冲锋在抗疫最前线,与广大群众同心战疫,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老党员集体递交“请战书”“请大家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沙北社区的老党员周群林手拎扩音器,在小区内循环播放防疫知识。一圈下来,他又骑上电动车,赶往下一个小区。沙北社区像周群林这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老党员还有9人。本轮疫情发生后,他们集体向社区递交了一封摁着红手印的“请战书”。“我们这些老党员分成3个组,一组值守小区防疫监测点,另两组负责宣传防疫知识、防疫新规。”周群林一边忙活,一边回答记者。走进方巷,你同样会看到一群“识别度”很高的老年人。他们戴着小红帽,穿着红马甲,拿着小喇叭,行走在昔日喧闹、眼下空旷的街巷。小喇叭里,播放着有扬剧韵味的防疫知识。梁金勇是这支老年党员队伍中的一员。将扬剧小调“糅”进防疫宣传,正是他的点子。“对于年轻人来说,‘戴口罩、一米线、不聚集’已应知尽知。可如何把防疫知识宣传给老年人,让他们记住?”梁金勇左右思量,最终决定从“扬剧”切入,围绕“提升自我防护”“爱国卫生运动”等主题,自编自唱《扬州好,新冠病毒逃不了》。在扬州钢铁厂宿舍防疫监测点,71岁的周水潮申请到“特殊任务”——为封控小区进出的居民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登记个人信息。他见人就会叮嘱一句“少出门、不聚集”。对于他的“唠叨”,居民们并不嫌烦,亲切地称他“防疫爷爷”。在宝应县射阳湖镇风车头村三横河桥西卡口,每天凌晨4点,两个身影总会准时出现:仲兆亮,74岁,有着51年党龄;范承东,63岁,是风车头村原副支书。去年疫情期间,他们就一起坚守卡口;这一次,他们再度成为搭档。天平大桥卡口出入车辆较多,有着52年党龄的陈德祥主动请缨:“我是老党员了,在卡口工作经验丰富,让我上!”大桥卡口是多村共设卡口,几个村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实行日夜倒班制。年过古稀的陈德祥主动报名参加夜班。“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你好,请出示您的健康码。”“大家保持距离,按照指示线排队!”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员教师组成的抗疫突击队,连续两天奋战在双桥街道核酸检测点,提供志愿服务。“守护大家的健康不能有一丝马虎,必须把好检测点每一个进出的关口,守好每一道防控的门闸。”两天下来,队员们的嗓子变得沙哑,突击队领队王华告诉记者,从教书育人到疫情防控,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早日战胜疫情!”“这菜送得太及时了,非常感谢你们!”被邗江区蒋王街道和月社区和月苑王奶奶夸赞的人叫何志伟,是和月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和月苑小区有位居民,其中80岁以上老人有多人,空巢独居老人有9人。疫情发生以来,老人生活问题成了社区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xw/13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