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两在两同同心抗疫扬州江都287个行动党支

交汇点讯疫情发生以来,扬州市江都区注重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组织号召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骨干党员群众、好青年等下沉一线,成立个行动党支部,分类进驻守护有物管小区、无物管小区以及封控小区,把堡垒筑在一线,全心守护群众身边的“无疫小区”。“驻点值守+督查指导”两手抓,“全覆盖”拧紧有物管小区“安全阀”有物管小区人员密集、进出流量大,是守护无疫小区“重要防线”。江都城区有物管小区共个,27万市民居住其中,占城区居民的70%多,在防控过程中,物业公司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亟需专业人员深耕一线指导,建全抗疫体系。7月31日以来,江都区组织住建系统名党员职工志愿者,全面进驻个小区,每个小区至少安排2名志愿者。住建系统志愿者,一方面督促指导小区物业公司严格落实测温、“两码”检查、卫生消毒、防疫宣传等“十项标准”清单,对排查出的26个重点薄弱小区“开小灶”加派志愿者;另一方面,对物业企业党员全面发动,引导物业公司争树红色物业先锋岗,树党旗、戴党徽、亮身份、争先锋,拧紧拧牢疫情防控的“安全阀”。方圆建筑公司的党员志愿者吴政,驻点值守阳光花苑小区,家里有8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公司机关的防疫消杀工作也由他一人承担。为了保证每天按时到小区志愿值守,他每天5点起床成了习惯,先处理好家庭、公司的事务,保证每天按时到所负责小区的岗位值守,直到母亲临去世前他才离开岗位。吴政一直都说:“现在情况紧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我吃点苦没啥,但愿疫情早日控制住。”“严控进出+宣传引导”两强化,“点穴式”创优无物管小区“红堡垒”“麻烦出示一下出入证、苏康码、行程码!没有出入证是不能出去的!”江都区教育局党员志愿者一边严控小区进出,一边耐心做好居民思想工作。无物管小区长期以来处于无序管理状态,是实现有序治理、严防严控最难啃的“硬骨头”。江都城区个无物管小区(含独栋楼)分布广、人员杂、管控难,一旦失守,将加大疫情扩散风险,亟需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敢打硬仗的队伍加密补位。把最放心的干部选出来、把最严格的标准树起来、把最有效的管理落下去,江都区成立个行动党支部、支党员突击队,名区级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补位增援无物管小区楼栋管理,守好社区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大家在值守中一定要振奋精神、担当作为,从严从实落实防控要求,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8月11日,江都区税务局通过钉钉会议形式,向多名党员志愿者点调无物管小区防控工作。党员干部在管控过程中坚持边管理边研判,实时优化出入管理、政策宣传、社区采买、物资发放、核酸采样、卫生消杀等防控细节,与社区共同筑牢基层防线。党员干部在冲锋过程中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贯彻落实志愿者管理办法、工作职责、管理职责、工作守则4份文件,当好无物管小区的“守门人”。“全面封控+贴心保障”两确保,“专班式”筑牢封控小区“防疫墙”“倾倒居民生活垃圾、帮助购置生活用品、协助核酸检测……”江都区文体旅局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者每天戴好口罩、穿上防护服守护在双沟供销大厦封闭卡口外。“关键时刻,就是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时刻,我们必须冲在前,筑起疫情防控的防线。”江都区住建局8名党员志愿者24小时为龙城苑小区的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封控小区风险更高、形势更复杂,每家每户的楼道口成为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阵地。守住最危险的小区“楼道口”,让小区及周边群众舒心安心,亟需一支党员先锋队、突击队,筑牢高风险场所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江都区实行“多对一”支援,社区、志愿者、医务、警察等多方力量汇聚,按照“1+N”模式,每个封闭小区由1名区级科级干部任突击队队长,每个楼栋由4名党员干部定点值守,为抗击疫情贡献“红色力量”。对龙城苑小区、双沟供销大厦实施全面封闭管理,92名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的志愿者成立6个“党员突击队”,24小时三班倒彻夜固守,当好“守护员”。同时,为每户隔离住户每两天配送2斤冷鲜猪肉和果蔬箱。“封闭管理后,生活物资保障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我们每两天会把居民需要的食材分类封闭打包,由党员突击队送至每户,保障大家日常生活。”引江社区书记、主任陈顶根介绍。通讯员江组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李鑫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jt/13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