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城市竞争力(ID:guide);作者:子非鱼
江苏是我国第二富庶地区,仅次于广东。去年全国GDP百强县排名前10中,有5个是江苏的县级市。年江苏省GDP高达.2亿元,占全国GDP的10.2%。
和浙江一样,江苏在古代也是中国的粮仓与钱仓。东晋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江苏都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现今,江苏省下辖13个城市,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南通、扬州、常州、盐城、连云港、泰州、镇江、淮安、宿迁。应后台许多读者的强烈要求,在分析完了广东、河南、浙江(点击左侧省名称,即可查看)三省后,今天继续来看江苏13个城市过去六年人口与经济变化情况。
仍采用本系列常用的四个指标,资金总量(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人口、财政和GDP。四个指标中GDP、财政和资金总量反映的是经济,其中以资金总量最为重要,它是城市汇聚资金能力、金融属性强弱的衡量指标。人口是采用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在校人口作为参考依据,它并非地方政府政绩考量的指标,相对于官方公布的常住人口更能相对精确地呈现人口变化情况。
江苏13城四个指标增长情况(年~年)
地区资金人口财政GDP徐州%71%%%南京%30%%%苏州82%68%92%68%盐城*%23%%%淮安%15%%%连云港*%26%50%%镇江%11%%96%南通%1%%98%常州*88%3%68%94%无锡*66%4%71%60%扬州%-6%%%泰州*%-15%92%86%宿迁*%—%%江苏%31%99%86%全国%-0.03%93%87%数据来源于各地区统计局。其中无锡、常州小学生人口数据未公布,用的是所有在校生人数;盐城、泰州年小学生数据未公布,分别采用的是年、年数据代替;连云港、年小学生数据均未公布,用的是~年区间;宿迁所有学生具体数目均未公布。
上表排名先后顺序,是根据资金总量与人口综合后的结果。透过数据我们能看出:
1、江苏地区人口增幅非常大,吸人能力比广东还要高出不少,全地区13个城市中,也只有两个城市人口流失。由此数据可知,在过去六年的时间里,其他省市流出的人口,大多数都流入了江苏。
GDP、资金总量两个指标,江苏都略微跑输了全国。这主要是受港口运输见顶影响,省内一些沿海城市的经济增速下滑,如苏州、无锡等。
2、徐州整体增幅排在13个城市首位,力压省会南京与经济实力强市苏州、无锡。小学生人口增幅高达71%,期间统计口径没有发生变化,行政区划上,也只是其内部镇与街道之间发生了调整,和其他城市之间没有相互吞并的情况,因此这个数据是可靠的。年小学生人数为53.0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以8万人的速度增加。
除了人口指标外,徐州其他三个经济指标也同样表现得很不错,都跑赢了江苏省平均水平。另外,财政收入和GDP也同样跑赢了全国大盘。
徐州能有如此表现,主要是因为它自身经济内生性强。徐州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另外,徐州地理位置也比较独特,它是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四省交界之地,是这片地区最大的城市,经济好,人口自然往这里流。
再加上近些年内陆交通枢纽型城市地位开始崛起,徐州又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徐州的经济与地位趁势崛起。
3、省会南京排在第二。
南京四个指标全面跑赢了全国大盘。每个指标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都表现得很不错。资金总量上,南京已经实现了对苏州的超越,GDP也在年超越了无锡,上升到了全省第二的位置。
南京能够实现对苏州、无锡在资金、GDP上的超越,主要受益于它的交通枢纽地位。在中国渐渐进入高铁为王的时代,以前沿海城市的经济利好都转向了内陆高铁枢纽城市。南京年高铁停靠次数全国第三,仅次于广州、上海,正是这一波利好的受惠者。
4、第三是苏州。
苏州的人口增幅很不错,尽管是统计口径变化的结果,但刨开这个因素,苏州人口增幅也不会太差。
除了人口增幅外,资金、财政和GDP,苏州均跑输了全省大盘和全国大盘。苏州的经济增幅落寞,主要是受港口城市利好见顶影响,再加上全省开始大力支持省会发展,好的政策与资源都给了省会,进一步拉开了二者之间的奔跑速度。这是时势,苏州迟早要将经济第一的宝座还给南京。
5、除了南京外,盐城、淮安、镇江、南通四个指标也都全面跑赢了全国。宿迁由于小学生数据与学生数据无法查询,无法得知人口变化情况,然从它的常住人口变化看,也是增加的,因此全面跑赢全国大盘的城市中,宿迁也应该算一个。
这样算下来,江苏13个城市中,有6个全面跑赢了全国大盘,有1个全面跑赢了全省大盘。这是与前面分析过的几个省份最大的不同。从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江苏比之于广东、浙江、河南,各城市发展相对来说,更加均衡,很难出现一枝独秀的现象。
6、常州、无锡人口增幅虽然是正,但相比于排在前面的城市,幅度非常小。且资金指标上,都没能跑赢全国大盘和全省大盘。无锡资金、人口、财政、GDP四个指标都跑输了全省大盘,且是13个城市中唯一的一个。
无锡经济式微,主要是受大环境影响,外资企业发展遇到瓶颈,再加上地方政府干涉性太强,经济增幅日渐衰弱,如今靠着乡镇企业在硬撑。在未来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无锡继续要产业转型以自救。
7、扬州、泰州,是江苏地区中仅有的两个人口流失的城市。不过两个城市的三个经济指标增幅表现得还行。
8、从江苏13个城市的人口、经济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港口海运城市经济日渐式微,如苏州、无锡,未来将是省会城市、高铁枢纽城市、制造业强市的天下,如南京、徐州,这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