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扬州这座历史名城并不十分了解,在这里,小编将扬州历史大事做了小小的汇编,有兴趣的青不妨一看。
公元前
公元前年(东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十年,征发劳役筑邗城,并于城下开邗沟。此为扬州建城之始,时称邗。
前年(东周慎靓王二年,楚怀王十年)楚王熊槐于邗城旧址筑广陵城。扬州称广陵始此。
前年(秦楚之际)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初欲建都广陵,称“江都”(即临江都会之意)。扬州称江都自此始。
前年(高祖十二年)荆王刘贾为英布所杀,灭英布后,立刘濞为吴王。改荆国为吴国,辖三郡五十三城,都广陵。
前年(武帝建元元年)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为江都王相。
前年(元狩六年)立皇子刘胥为广陵王,改江都国为广陵国。
汉、两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58年(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元年)徙山阳王刘荆为广陵王。
公元67年(永平十年)广陵王刘荆谋叛,罪发自杀,国除。
公元年(顺帝刘保汉安元年)广陵张缨等起义。
公元年(西晋太康三年)置广陵郡,郡治在淮阴,后又迁射阳。广陵郡下辖淮阴、射阳、舆、海陵、广陵、盐渎、淮捕(涟水)、江都八县。
公元年(东晋大兴二年)广陵郡仍还广陵,并江都县入舆县。
公元-年(东晋明帝时)由于北方失守,北人南渡,因此,侨立北方兖州刺史部于广陵,又移徐州刺史部于广陵。
公元年(太和四年)大司马桓温兼领南徐州刺史,自广陵起兵北伐,未能获胜,退回广陵,修筑广陵城。
公元年(义熙七年)分广陵郡地另设海陵、山阳二郡。原海陵县仍属广陵郡。
公元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以江淮间为境,侨置南兖州,治所在广陵。扬州或称南兖州始此。
隋朝时期
公元年(隋开皇八年)文帝任命杨广为伐陈的行军元帅,出征吴州,后隋军大破陈师于钟山,陈灭。是年,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杨广任扬州总管。此始称“扬州”。
公元年(开皇十八年)改广陵县为邗江县,隶属于总管府。扬州或称邗江始此。
公元年(大业元年)隋炀帝即位后,杨广命自长安至江都建离宫四十余所,造龙舟、杂船数万艘。这年八月隋炀帝第一次下江都。
公元-年(炀帝大业初)废总管府,置江都郡。复立江都县,改邗江县为江阳县,扬州或称江阳始此。公元年隋炀帝第二次下江都。在扬州时间长达一年。
公元年(大业十二年)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
公元年(大业十三年)炀帝在扬州被部下宇文化及等所杀。初葬炀帝于吴公台下,唐武德五年移葬于扬州北郊雷塘之北。
唐、宋朝时期
公元年(唐武德八年)恒以扬州为治所,领江都、六合、海陵、高邮四县,同年置扬州大都督府,督越、扬、滁、楚、舒、庐、寿等七州。
公元年(武则天光宅元年)唐柳州司马徐敬业与骆宾王等在扬州举兵反对武后临期,武则天派李孝逸追斩徐敬业于海陵(今泰州)。
公元年(天宝十二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及阿陪仲麻吕等人到扬州延光寺,敦请鉴真大师东渡日本,终于成功。
公元年(乾元元年)扬州设置淮南节度使司。
公元年(咸通十五年)新罗人崔致远来扬州,任淮南节度使高骈都统巡官。
公元年(天复二年)杨行密为东西行营都统中书令,封吴王,都扬州。
公元年-年(淳化四年——至道三年)分全国为十道,扬州为淮南道治;后分全国为十五路,扬州为淮南路治。
公元年(庆历五年)框密副使韩琦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
公元年(庆历八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
公元年(建炎四年)岳飞率军破金兵于承州(高邮)。
公元年(绍兴三年)韩世忠为淮南东路宣抚使,进屯扬州。
公元年(咸淳元年)阿拉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普哈丁来扬州传教,在扬州建仙鹤寺。
公元年(咸淳五年)李庭芝为两淮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增筑平山堂城,以抗元兵。
元、明时期
公元年(德祐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右丞相阿术攻扬州,李庭芝与姜才死守扬州城,重挫元兵。
公元年(景炎元年)元朝设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于扬州。
公元年(至元十四年)置行御史台于扬州,继改立扬州、真州、泰州、高邮路总管府。
公元1年(至元十九年)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官扬州,后著有《东方见闻录》(即《马可?波罗游记》)。
公元年(至正十七年)胡兵缪大亨克扬州,以同佥枢密院事总制扬州、镇江。在扬州大城西南隅改筑小城(即今旧城)。
公元年(崇祯十七年)马士英等拥立福王朱由崧称帝于南京,派兵部尚书兼大学士史可法督师扬州。不久,清兵围攻扬州,劝史可法投降,史宁死不降,为清兵所执,坚贞不屈,壮烈牺牲。
清朝时期
公元年(清顺治二年)4月25日清军攻占扬州。入城后屠杀十日,死者几十万,扬州几乎成为废墟。
公元年(康熙十一年)海门陷于海,县废,并入通州后置海门厅,扬州府下辖高邮、通、太三州及江都、太兴、仪征、如皋、兴化、宝应六县。
公元1-年(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其间,康熙六次南巡,驻跸扬州,以天守寺、高旻寺为行宫。
公元年(康熙四十三年)江南织造曹寅始兼两淮盐巡盐御史,并奉旨在扬州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康熙五十一年殁于扬州。
公元年(雍正十年)分江都县地另置甘泉县。
公元-年(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乾隆六次南巡,驻跸扬州,以天宁寺为行宫。乾隆四十五年两淮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于扬州设局修改全国曲文,成《曲海总目》一书。
公元-年(咸丰三年至八年)太平军三次攻占扬州,设指挥部于盐运使衙门。
民国时期
公元年(民国26年)日本军侵占扬州,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扬州万福桥惨案,四百多名青年被杀死在万福桥上。
公元年(民国29年)韩德勤、李长江重兵包围郭村,企国消灭浴血东进的新四军。我军展开了著名的郭村保卫战,揭开了东进的序幕。
公元年(民国34年)日寇无条件投降,汪伪专机“建国号”从扬州西郊机场起义,直飞迁安,成为人民军队拥有的第一架飞机。
公元年(民国38年)扬州解放。扬州市政府成立。扬州建市自此始。扬州市与江都县分开管辖。江都县治设仙女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