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是腊八节,杭集一出租房内发生惊险一幕,一7旬老太自己熬了一锅腊八粥,边喝边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没想到突然被噎倒地,家人见状赶紧将其送医,可能因为中途家人一番捣鼓,老人咳出了被噎的桂圆籽。熬了一锅腊八粥出事“才来扬州看在这边做生意的儿子没多久,就差点出事了。”王先生来电称,一起做生意的朋友的母亲,喝腊八粥差点被噎窒息身亡,想想都有些后怕。
王先生的朋友租住在杭集,来自宿迁,一家人在扬州做生意很久了。“老太的孙女,在网上买了八宝粥料子。”王先生说,老太觉得没事干,就帮着熬腊八粥。
老太孙女在网上买的腊八粥材料中,有桂圆等材料。
“熬了很久,一直熬到下午。”昨日,王先生的朋友顾海(化名)表示,母亲确实才从哥哥家到他这暂住没多久。顾海说,当时大家在午休,熬好后,就母亲一个人喝。
顾海告诉记者,睡梦中,隐约听到母亲喊他说:“下雪了。”,自己朦朦胧胧中还没弄清咋回事,就听咕咚一声,母亲就倒在地上了。
乱捣鼓没想到救了命见到母亲倒下,顾海当时吓蒙了,一开始以为母亲是发病了,但看母亲脸色不太对,怀疑可能是被什么东西噎着了。情急下,他一边让女儿喊人,一边在家又是给母亲捶胸又是拍腹部。
“看那脸色,感觉要窒息一般。”顾海说,正捣鼓着,女儿说车已准备好,他就赶紧抱起母亲上了车,在车上,仍不时拍母亲的背。没想到,才开出没多远,母亲一阵猛咳嗽,咳出一个桂圆籽。
顾海告诉记者,在车上,好一会才缓过来的母亲,医院。“她心疼钱,说自己没什么事了。”顾海说,母亲今年73岁,见母亲没什么大碍,他也只好先将其带回。
每年都有老人儿童被噎身亡“老太太命大,要是卡喉严重,窒息死亡都有可能。”医院急诊科胡医生表示,生活中,老人和儿童在进食时,最容易出事。
胡医生表示,几乎每年都能听到老人或儿童在进食中被噎身亡的,尤其在进食一些弹性强或粘性较大的食物时,没有充分咀嚼后吞咽,很容易出事情。
老太能从鬼门关挺过来,医生分析,桂圆卡喉不严重,外加桂圆籽硬和其儿子一番捣鼓急救,老太才没大事。要是像海参、鲍鱼、元宵、糯米团、香蕉、果冻等粘性或弹性大的,恐怕就没这么幸运。
如何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针对噎食最有效的急救法。如果发现噎住了,千万不要惊慌,应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立即进行急救,医院进行抢救。被食物噎住时,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1-4分钟,4分钟内还无法将堵塞物取出,那窒息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出现窒息,但仍保留心跳,只要尽快进行抢救,患儿都可以抢救过来。
婴儿
5次拍背法
将患者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5次压胸法
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幼儿
救护人取坐位,让儿童背靠坐在救护人的腿上,然后,救护人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上方挤压患儿的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也可将小儿平放仰卧,救护人用上法挤压。
较大儿童及成人
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王宝强在《人在囧途》中让老太太吐出枣核就是用这个方法)
医生告诫,发生噎食千万不要用手指伸入喉咙扣取,这样会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
除了学习急救法,平时的预防也很重要,要避免导致宝宝噎食的不良习惯,如:
1、给小孩吃葡萄、花生、瓜子、果冻等食物。
PS:家长最好不要让5岁以下的孩子吃这些食物,因为幼儿咽部发育远不成熟,气管容易被堵住。在给一岁以下宝宝吃水果、果冻时,要把食物装进辅食器,安全进食,避免噎呛危险。
2、小孩吃饭时大哭或大笑
PS:即使是孩子吃饭时,家长也别去逗孩子笑,不能和孩子打打闹闹,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安静、平静地吃饭,尤其不能刺激或惊吓孩子。孩子一旦受惊,非常容易被卡住。
3、孩子边吃饭边玩耍
PS:边吃边玩,追着喂容易发生食物误入气管,轻者呛咳,重者窒息。另外,孩子叼着小勺跑来跑去时如果摔倒,小勺可能会刺伤宝贝的口腔或咽喉。应该让孩子坐在饭桌上吃饭,固定环境、地点,关掉电视,扔掉玩具,营造吃饭的氛围。
4、细小物品没有摆放好
PS:孩子对细小的东西会比较感兴趣,会随便抓取当作食物拿来吃。像铅笔帽、橡皮头、绣花针、磁铁、塑料片等这类细小物品一定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保证不让他拿到危险或不卫生的、细小的物品。
记者孟俭
喜欢请戳点,并分享到朋友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