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新闻联播,我大扬州又美了一次!扬州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的报道中。
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岸线总长多公里,与水生态、防洪、两岸发展密切相关,保护长江必须保护好岸线。目前,扬州正在集中清理江边工厂,一些造船厂刚刚拆除。今年扬州将投资1.4亿元,打造长江下游最大的人工恢复岸线湿地。
副市长丁纯表示:“扬州计划今年种树30余万棵,建成生态绿地万平方米,将按照高效集约节约的原则,对岸线进行合理的运用。”
这有条视频,3分36秒有惊喜!不信你看看↓↓↓
新闻加点料
年前扬州将建成10个湿地公园
6年,在江苏省林科院指导下,扬州编制了《扬州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规划到年,全市重要或典型湿地得到初步恢复与保护,湿地面积与数量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规划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个;建成湿地公园10个(目前已有7个),全市40%以上的重点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形成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以京杭大运河、高宝邵伯湖、沿江湿地、里下河沼泽湿地、扬州城市湿地等为重点,通过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管理、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污染控制等措施,构建扬州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再现扬州“水乡泽国、舟楫便利”的动人景象。
全市现有湖泊湿地(高邮湖、邵伯湖、白马湖、宝应湖等)、河流湿地(长江等)、沼泽湿地(运东里下河地区)和人工湿地等4种类型。人工湿地包括水库、塘、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以及荷藕、慈姑、荸荠、水芹等水生经济作物地。其中,单体面积较大的湿地共有处。
扬州境内重点湿地多、面积大。其中,高邮湖是国家重点湿地,也是扬州最大的自然湿地,同时还是江苏第三大、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总面积7.6万公顷,其中扬州境内有4.25万余公顷;此外,邵伯湖、宝应湖、白马湖、长江和京杭大运河是江苏省重点湿地;高邮湖、宝应湖和邵伯湖是淮河入江水道,具有重要的行洪、蓄洪功能。
目前我市已建立各种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11处,其中国家湿地公园1处,为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1处,为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5处,分别是高邮东湖湿地公园、润扬湿地公园、宝应射阳湖湿地公园和江都渌洋湖湿地公园、江都花鱼塘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1处,为高宝邵伯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3处,分别是仪征胥浦河湿地、宝应县大溪河和白马湖湿地保护小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