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总体目标,市发改委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不断健全服务业质量工作体系,推动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持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水平。
近年来,围绕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总体目标,市发改委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不断健全服务业质量工作体系,推动服务质量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持续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水平。
服务业质量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加快标准化进程。累计制定旅游、文化、商贸、会展、健康、物流等服务业地方标准77项,其中国家标准3个、行业标准3个、省级标准8个、市级标准50个、企业标准6个。获批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23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0个。江苏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成为全国首家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粮食物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加速推进质量建设。累计创成现代服务业省级名牌7个,国家级服务业质量奖1个(扬州汽车运输集团)、省级服务业质量奖10个。
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引导服务业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累计创成中国驰名商标6件,江苏省著名商标20件,扬州市知名商标29件。
大力实施卓越绩效贯标。组织40多家服务业重点企业参加“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标培训班,积极推进培训成果转化和卓越绩效贯标工作,通过服务业质量行业标兵培育,引导全行业提高服务业质量意识和水平。
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提速发展
强化重点企业培育。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十百千”培育计划,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设计等十大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开展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遴选和培育工作,目前已认定75家市级示范企业,初步建立市级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培育库。在年度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中设立“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专项”,天雨环保、方正钢铁物流、超达汽车物流等18个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获专项扶持资金万元。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扬州“互联网+”产业园、国家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基地等12个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列入年度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或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列入年扬州市服务业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88个生产性服务业项目1-9月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
提升集聚区发展质态。在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安排中突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双东”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江苏(扬州)汽车科技园、百分百电子商务创意产业园等13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共获扶持资金万元。全市28个市级以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1-9月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9.1%。
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品质显著提升
行业标准方面,会同质监部门制定旅游餐饮、住宿、客车服务等标准7项,雕版、漆器、玉器等文化创意标准7项,社区养老、病患护理等健康养老和家庭服务标准8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其中病患护理、沐浴服务、母婴健康服务等标准为国内、省内首创。
老字号品牌方面,扬州玉器、漆器、富春茶社等9家企业获评“中华老字号”,14家企业获评“江苏老字号”,谢馥春、漆器厂等三家老字号企业被列入年省级老字号扶持创新发展计划。
服务质量影响力方面,“扬州服务质量”影响力不断扩大,冶春、富春、陆琴、天姿、华南等品牌已在长三角或全国发展连锁经营;三利月姨、华南服务成为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旅游、文化、体育等重点行业服务质量初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举办多届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和亚田联亚洲越野及路跑委员会会议,成功申办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有效提升了国际认同度和影响力。
城市服务业满意度方面,根据省质监局公布数据,年度扬州服务行业公众满意度以78.78分列全省第二,比全省公众满意度71.61分高7.17分,其中银行业、物流快递、大众餐饮业满意度指数得分位列全省第一。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