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收藏七夕你不知道的扬州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聚会的日子。一个古老而浪漫的民间传说,在每一年的这一天,再一次得到演绎和传承。古城扬州,除了传说,还有许多有趣而美好的习俗,请听几位老扬州为您娓娓道来。

百索子搭桥

牛郎织女相会

《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民俗专家曹永森说,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大概起源于魏晋年间,对爱情的忠贞是这个传说核心的内容之一。

65岁的老扬州吴德祥说,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讲过这个故事,脑子里就在想象牛郎和织女的样子,想象他们驾云而来,在鹊桥上相聚。“后来,长成年轻小伙,到了七夕这天,四处寻找葡萄架和瓜棚悄悄地躲着,倒不是真的要听牛郎织女情话,而是对美好爱情的一种向往。”

说到鹊桥,有老扬州认为,是喜鹊衔来的百索子搭建的。百索子,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用来避邪给孩子戴在腕上的五色彩线,家长要求孩子一直戴着,到了“六月六”这天,大人们会把孩子的百索子取下,扔在屋顶上。就是所谓的“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而这些五颜六色的百索子,晒了一个月后,就会被喜鹊一个个衔去,搭建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桥。

在扬州,与七夕有关的爱情故事还有秦观与苏小妹的传说。特别是千古爱情绝唱《鹊桥仙》,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揭示了爱情的真谛。曹永森说,事实上秦观并未与苏小妹结婚,是人们把有“才情”的秦观和“貌美”的苏小妹联系在一起,编出的浪漫故事。

投针赛巧

祈求心灵手巧

《真州竹枝词引》载:“七月俗名巧月,以七夕乞巧也。”曹永森说,乞巧的风俗由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来。作为天帝之孙的织女,聪明美丽,心灵手巧。在民间传说里,天空中变幻无穷的绚丽云霞就是她亲手所织。“于是就利用七月初七,她到天河边与牛郎相会的机会,求赐纺织布、缝衣绣花的技巧。由此便产生了七夕乞巧的习俗。”

“七夕最能体现中国妇女的勤劳美德。”74岁的老扬州陈金龙说,在他的记忆里,当晚,姑娘媳妇们要供上水果、茶食,梳洗干净后,按照长幼次序,祭拜织女,向织女乞巧。至于要乞什么样的巧,陈金龙说就是女人家必须要会的“洗衣浆裳,裁剪织补”。

《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曹永森说,最早的乞巧方式可能是“穿针乞巧”。“穿针乞巧”一般说成“赛巧”。“赛巧”的主要内容是穿针引线。女孩子们一个不让一个,她们抽出长长的彩线穿七孔针,谁的针线穿得快,谁就是巧手姑娘。手脚慢的则称为“输巧”,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优胜者。

明朝的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记述:“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具体说来,七月初六这天,女孩子们会打来井水和河水,各取一半混合,放到碗里,拿到太阳下暴晒。为什么要放一半井水呢?可能是因为井水含少量的盐分,密度大些,针放进去不会沉底。

经过一天多的暴晒,水面会结一层薄薄的水膜。七夕这天晚上,拿出绣花针,轻轻地放在水面上,借助微弱的月光,看碗底的投影是什么样子,以此来预测以后的丈夫是从文的还是行武的,是当官的还是做生意的……

陈金龙说,平时,女孩子们都是外婆、妈妈传授裁剪,绣花的技艺。到了七夕这天,所学的这些技艺,就得一个个拿出来与同辈人进行比试。至今,陈金龙还记得老扬州的姑娘媳妇比试的是好几样——剪花样,滚袖口,打绒线,绣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比赛穿七孔针,谁穿得又快又好,就是巧姑娘,名气一下子就会传出去。”

吴德祥告诉记者,旧时大户人家的年轻女性到这天还会有一个巧艺比赛。“听母亲说,七月初,大户人家里,年长的、有经验的老年妇女还会有意识地对家里的年轻姑娘、丫环传授女红技艺。”

老扬州汪维国向记者回忆了扬州乞巧市往昔的盛况。“乞到巧”的媳妇姑娘,会做出各种各样的漂亮的手工织品,扬州教场曾经的乞巧市由此而来。

每年一进农历七月,扬州教场的乞巧市就开始了,吸引很多看热闹的市民。乞巧市上展示或打算出售的,大都是大姑娘和小媳妇缝制的枕套、绣花鞋、帐帘等。这些针线活,虽然每家都有女子会做,但还是吸引了很多前来“淘宝”的人。

据汪维国介绍,过去北门有个吉祥庵,庵里的尼姑们做得一手好的针线活。乞巧市上肯定少不了她们的女红,甚至引得大江南北的商人前来大肆收购。

到了七夕前三天,整个教场便成了乞巧市,教场附近的永胜街、教场街、得胜桥、辕门街上,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时也生意兴隆,赚个盆满钵满。

汪维国介绍,剪纸艺人张永寿先生生前曾对我的老师周蔚祖、孙龙父二位先生讲,当年他父亲的剪纸生意主要就靠乞巧市这一季。

遗憾的是,教场的乞巧市风光不再,抗日战争以后,这个市场慢慢消失,只能存在于老扬州的记忆中了。

喜喜蛛应巧

预兆好姻缘

蜘蛛在扬州民间也是吉祥物,有人称之为喜喜蛛。喜喜蛛应巧也是七夕的游戏之一。有学者认为这个游戏可能起源于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家住平山乡村的老钱告诉记者,他们小时候,看到过村里的女孩将自己做的针线活放进小竹匾里;也有的放应时瓜果。然后捉一个蜘蛛放进去,上面用一块布蒙起来。一夜过来,掀开上面蒙的布,如果看到有蜘蛛网,则预示着会有一段美好的姻缘等着自己。如果没有看到蜘蛛网,会非常失望。第二年,她们依然会做这个应巧的游戏,乐此不疲。他还帮胆小的女孩捉过蜘蛛呢。

看巧云

期盼幸福生活

因为传说天上美丽的云彩是织女亲手所织,所以七夕这天抬头看祥云也成了七夕风俗中重要的一章。家住南河下67岁的老人许丽芬老人许多年来保留着这个传统。“孩子的时候,七夕呆在房里,妈妈就喊了,小大子,小二子,小三子,出来看巧云哦。”

许丽芬说,那时候小,看所谓的巧云,是看不出什么美不美的。而年龄大些的女孩子,尤其是想象力丰富、口齿伶俐的,会把云想象成各种动物、花草或其他吉祥物,得到旁人的啧啧称赞。我一直到长大了才知道,妈妈让我们看巧云,是期望我们姊妹几个能讨到织女的巧,将来能找到好婆家,过上幸福快活的日子。

陈金龙也有看祥云的记忆。他还给记者讲了一个看巧云的传说。这一天,妇女、姑娘或登楼眺望,或出户仰望,看天上的五色彩云而乞巧,俗称“看巧云”。“如果看到南天门大开,此时带个砖头瓦砾回家,第二天会变成金子。”

汪中晒书

县太爷让路

七夕前后,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也是各家各户忙晒伏的日子。晒伏,寻常百姓晒衣服,读书人家还会晒书。老扬州汪维国曾经专门撰文写了一个在“七夕晒书”的故事。

“嘉庆年间,有一位贡生叫汪中的,他蔑视晒书的习俗,因为在阮元家聚会时,受了点甘泉县令的冷落。七夕这天上午,汪中敞开肚皮,躺在四望亭东的通泗街上闭目养神晒太阳,亦谓之‘晒书’。这一天,县令惯例要到县学(即现在的西门街小学旧址)与诸贡生会面讲经,汪中横卧街心,老爷的轿子过不去,衙役们上前要他让路,他称今天是七夕,他正在曝晒腹中的圣贤书。衙役们赶紧禀报老爷,县太爷只好忍气吞声,打轿绕路去县学,这就是至今流传于扬州民间‘汪中晒书’的故事。”其实七夕晒书的民间故事不仅扬州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也讲到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拜魁星

乞求文章之巧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七夕是女孩儿的节日,其实并非如此。曹永森说:“七月初七,还是魁星诞辰,因而有庆贺魁星生日的习俗,但仅限于旧时的文人,所以此俗影响不大,知其究竟者也不多,今人也很少知道此俗了。”

“魁”有“首”之意,古代科举考试中了状元就叫做“夺魁”、“抡魁”。旧时文人又认为北斗七星为文昌府邸,其第一颗星叫“魁星”。在盛行星象崇拜的古代,人们相信某星主某事,便把魁星当作主科考的神灵予以祭祀。

《真州竹枝词引》记载:“是日魁星诞辰,学人设供奎光楼下,曲径疏篱,海棠、蓝菊、鸡冠,秋色杂缀其间,亦有雅人深致……”其后又有竹枝词《魁星诞辰》云:“曲径疏篱斗晚芳,鸡冠秋色总文章。凭君一管生花笔,要与秋风战一场。”

从这些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清代咸丰年间扬州仪征一带确有纪念魁星诞辰的风俗。扬州的四望亭,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就是明代江都县学前的“魁星阁”,七夕这天会受到文人的祭拜。

曹永森说,为什么把魁星生日定在七月初七,而不是其他日期,诸多史料中未见记载。不过,确定这一日期的用意也并不深奥。因为大家相信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初七魁星的生日,读书人都会虔诚地祭拜魁星,祈求魁星保佑自己写文章时妙笔生花,考运亨通,功成名就。

吃巧果人

巧艺在身

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对应的饮食风俗,七夕也概莫能外。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在我们扬州,称为吃“巧果人”。

清代厉惕斋《真州竹枝词》中,有一首《巧果人》:“盛来食品极荒唐,饼饵都成骨相装。我客断非朱粲辈,如何人亦当为粮。”扬州学者丁家桐曾对此做过解读:巧果人是一种油炸食品,其实也就是扬州老百姓爱吃的“大京果”,不过是做成人的形状罢了。

“厉惕斋写这首词是带着批判调侃的意思的。朱粲是隋代农民起义的首领,也是一位吃人魔王。在诗中将吃巧果人的人比喻成朱粲。意思是说吃‘巧果人’就如同朱粲一样,像个吃人魔王。”

厉惕斋所述的“巧果人”就是七夕的饮食。他还写过:“茶食店制巧果人酥,以应时。”可见吃“巧果人‘当时很盛行。

据老人回忆,“巧果人”是用麦面加糖,和水后捏成简单的人形,再用热油炸,是一种香脆可口的食品。这种“巧果人酥”是祭拜牛郎织女星的供品。祭拜后,把“巧果人”吃掉,以示自己已经”巧艺在身“。

更多精彩内容可下载“无限扬州”手机客户端及时查看!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ly/370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