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小吃的历史源远流长
不单单满足了我们的胃
更填补了我们的感情
今天小编就来盘点那些扬州的“古董级”美食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
炸糙米儿时的你,是否也曾像这群孩子一样,
围着炉子,捂着耳朵,期待着那“peng”的一声?
你伴随着爆米花炸开而炸开
空气里的香气和你欢愉的心情融为一体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因为糙米糕在制作时长又复杂
如今街边的糙米糕也渐渐消失了
现在的糙米似乎都是机器弄了,手工的越来越少
金刚脐金刚脐——因其外形像泥塑金刚之肚脐而得名
六角铮铮寓意叫人不要装模作样的假正经
素油烘烤的金刚脐
没有香精和其他配料
早已被新兴的面包淘汰
但是那独特的仅属于金刚脐的味道是淘汰不了的
馓(san)子印象中,传统的馓子吃法是拿水泡,加点糖
但小孩子得到馓子,一根根地塞进嘴里
“咯嘣咯嘣”干嚼
那一种吃馓子的情景
至今还留在我的印象里
米甜酒每逢暑假
都能听到楼下传来米酒的叫卖声
一辆自行车,后座挂满磁钢杯
里面装着美味的米酒
一元一个,酒香扑鼻,甜而不腻
而现在各式各样的米酒出现在超市内
大街上再也不听不见米酒的叫卖声。
那时候家里的舅姥姥家里也会自酿一些米酒
每次去拜年我都能够享到口福
现在舅姥姥岁数大了,这样酿酒的手艺也在慢慢的失传
糖稀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总会有糖稀,5毛钱转一次,十二生肖里头要是转到龙的,立马就能受到一群小伙伴的仰慕,然后只见老板三下五除二就把一条大龙栩栩如生地用糖稀画出来了,摆的不得了。而现在想要吃一次估计只能去高邮南门北门老街之类的地方,最起码5来块,也就买个记忆吧
油端子油端子是扬州的街头小吃
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是将调稀的面糊,少许倒入椭圆形铁勺中
加葱花和萝卜丝,再复以面糊入油锅炸
由于属于油炸食品,外表呈黄褐色,吃起来香脆有味
麦芽糖、梨膏糖一辆自行车,后座放着竹筛
里面放着一块大大的白色“圆饼”
有人前来购买
拿起小铁锤敲下一块、称重、包装,一气呵成
这白色“圆饼”就是麦芽糖
谁家小孩咳嗽吃几小块,保准能好
岁月长河
一去不复返
很多美食慢慢的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乘着一些美食还没有消失
都去尝尝吧!
来源:漫游广陵
编辑李亚晴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
求点鼓励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扬州,你早晚得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