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余声院长希望,在未来,医院取得更大发展和影响的同时,还能够让老百姓形成要健康到苏北的理念。
医院充满感情,医院的院长,他的整个青春芳华医院度过的。年大学毕业后,他作为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下基层挂职锻炼了一年。年至今,束余声一医院。
从住院医师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到年时,束余声就担任了副院长,那年他才39岁。医院一起成长发展,到医院的指挥棒时,医院这些年的每一步都无比清晰。
医院来说,年留下的特殊记忆除了抗疫之外,医院也迎来了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医院近30多年来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和决策者,束余声院长近期与“医学界”医院的过往和未来。
医院
医院历史悠久,并且是江苏省首批9医院之一,医院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医院。作为医院,医院医院的先天资源优势,也没有基层医疗机构的政策优势。
虽然处境尴尬,但这并未能阻挡医院的发展。医院的发展,医院的整体建设规划一样,规划合理,实施路径清晰。从空中俯视如今的医院,楼群建筑形成一个“鼎”字,在年医院建院周年时,医院进行了整体建设规划,年开始动工,以每两年一栋楼的速度,到医院主体建筑完成时,医院从内到外都完成了一次进化。
年的上半年,各医疗机构都受疫情影响严重,但到10月份的时候,医院通过后几个月的发力,1—10医院工作总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医院中也是不多见的。
作为江苏省苏中、苏北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在促进医疗质量和改善医疗服务两方面,这些年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医院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悄然改变了华东地区的医疗格局。
硬实力:五大救治中心建设
处于夹心层,医院如何生存发展?医院的发展理念非常明确,“围绕着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病例的救治,我们着力打造五大救治中心的建设。”
医院的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都是国家级的中心。心梗和脑梗都是与时间赛跑的疾病,医院医疗救治水平,医院急救流程优化能力。医院除了院内开通绿色通道外,还通过互联网联通了院前急救系统,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救治成功率也随之得到极大提升。
医院在创伤中心的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精力。随着经济发展,严重创伤、卒中和胸痛等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死亡原因,严重创伤的救治能医院的整体救治水平,因为创伤救治更强调多学科协作。
“我们创伤中心的床单元和手术单元都是独立的,更重要的是,我们把各专科都整合进了创伤中心,这里面有神经外科、骨科、普通外科等专家,是一个独立单元。”束余声院长介绍,“医院,就是医生围着患者转了。”
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一,妇儿健康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医院的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也都是省级中心,在早产儿救治、高危孕产妇的救治上,为苏北、苏中地区提供了保障。
五大中心建设过程中,医院当时还有一个瓶颈,即除了常见冠心病外,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抢救方面,是医院的一个薄弱之处。“以前这样的患者送来后,我们没有能力救治,一般要把患者转到南京或上海去,有部分病情危急患者转诊过程中就死了。”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年,医院医院引进了优秀的心脏大血管病中青年专家王强团队,建立起了医院的心脏大血管病中心,中心集监护室、手术室、麻醉和病房于一体,患者从监护室到手术室,只需要两分钟。一年多来,中心已经完成了近千台手术,其中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就多达多台。
心脏大血管病中心的建立,补齐了医院在危重疑难疾病救治方面最后一块短板,也悄然改变了华东地区的医疗格局。患者不仅不用再转出了,周边区域医疗机构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患者,也都开始往医院转。
医院,提升服务质量
作为一所百年老院,医院不仅不“老”,医院建设的引领者。
医院是扬州医院,江苏省首家通过医院,依托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医院行列。
医院通过一站式门诊诊疗服务中心、入院服务中心、围手术期管理中心、检查服务中心、病员服务中心这“五大服务中心”,医院患者就医体验差的通病,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
五大服务中心中,一站式服务中心成立最早,涉及患者的联合会诊、多部门医保审批、转诊审批等等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快速集中完成,结束了过去患者楼上楼下四处跑的局面。
医院有张床位,在病人收治上,打破了传统的科室壁垒,统一由入院服务中心动态调控。“我们根据病人的轻重缓急和病种,制定了优先收治原则,我做过胸外科主任,那时候病人出院住院都是主任说了算,有时候主任和主任间还会争床位,有些主任为了占住床位,该出院的患者也不让出院。现在全院统一,使用信息化手段动态调整,急症手术病人优先收治。”
医院,涉及到检查的患者,从预约检查、做检查、取报告、再挂号诊疗,医院跑三四趟才能完成,但在医院,通过检查服务中心的调控,基本能做到患者当天检查当天出报告,减少了患者往返奔波次数,提高了诊疗效率。
“还有要做手术的患者,以前要先收入病房,做术前检查,如果查出血糖、血压高了,要先调理好,一般至少要3—5天,然后才能手术,现在通过我们的围手术期管理中心,病人在正式入院前就完成了术前检查,有异常指标及时干预,这样患者入院就能准备手术,以前我们术前平均住院日起码有3—6天,去年已经降到1.98天,今年估计可以降到1.9天以内。”
此外,医院围绕提升医疗服务,还设有病员服务中心,为住院患者提供最大便利。束余声院长说:“通过五医院全流程的诊疗服务,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今年8月,在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束医院信息化杰出领导力人物殊荣。而通过信息化建设,束余声院长表示,医院实现了智慧管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
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
今年不仅是医院周年,也是我国“十三五”收官之年。身为院长,医院未来如何走,也是束余声经常思考的问题。
结合实际、脚踏实地,医院发展定的基调。“我们不能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跳一跳,能够得着,未来5年打造一个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医疗中心。”
束余声院长也深知,作为院长,如果定的发展目标不够宏大高远,医院会有职工说他没有抱负,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脚踏实地。“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说要打造国家级区域中心,打造省部级的区域中心也不太现实,我们努力先成为在国内知名、省内领先的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束余声院长
除了围绕学科建设,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医院的未来格局,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我们叫东西南北中布局,医院发展,要做到在区域统领,必须把缺补好。”
在扬州东边,距离城中心相当一段距离,目医院,扬州政府已经划拨了亩、预留亩地,在这一区医院,医院的规划设计、包括未来的运营管理,都将由医院来承担。
在扬州市南面的经济开发区,医院,也是与医院共建。此外,医院也正在建设中,未来会作为医院南院投入使用。
位于西面医院,医院,托管给医院后,挂牌医院新区分院,功能定位不变,今年疫情中,医院本部发热门诊筛查出的需要留观排除患者,以及确诊患者,都统一集中到新区分院,最大限度降低了对主城区主院区的影响。
新区分院去年新建了一所大楼,医院的一栋老楼腾空改造后一直空着,医院医院的牌子,今年11月,医院把肿瘤科整建制的搬迁了过去,计划医院。
这个方式也如法炮制在北面医院上,医院医院,担负着全市一万多名低保特困群体和低保边缘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生存发展困难。成为医院医院后,医院的康复科、烧伤科整建制的注入到了医院,医院的业务和人气,束余声医院创医院。
年12月22日,“医院”在医院医院正式揭牌,将为扬州及周边地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医疗、照护和康复服务,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中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与我们一墙之隔的扬州大学医学院,里面有36亩的教学用房给我们规划使用,我们计划把主院区所有非医疗功能的包括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技能培训、实验研究等都搬到那边。”
按照束余声院长的规划布局,未来扬州的医疗服务体系就清晰的显现出来了。医院总院区是扬州医疗制高点,解决疑难复杂及危急重症,并统领各个分院区的协调发展。如今,这艘医疗航母已具雏形。
现在,要看病到苏北已经是当地老百姓的基本共识,束余声院长希望,在未来,医院取得更大发展和影响的同时,还能够让老百姓形成要健康到苏北的理念。
来源:医学界智库
作者:田栋梁
校对:臧恒佳
责编:崔佳慧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