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于清朝画坛的“扬州八怪”实在是一群很有意思的画家,“扬州八怪”之名实在是相当之切合,既点出了活动范围又总结了特点。除了小编之前介绍过的金农、郑板桥这两位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外,其他人也都很值得说一说,比如今天的这位罗聘。
罗聘是“扬州八怪”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是金农的入室弟子。据说,罗聘之所以会成为金农的弟子还是因为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罗聘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卖灯笼的老人,他很喜欢于是将灯笼全部买下,并将有画作的灯笼纸取下来小心保存起来。但这并不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而是“扬州八怪”之首金农。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罗聘便如愿成了金农的弟子。
罗聘是个重情之人,他与老师金农之间的关系相当要好。当金农接了好多画画不过来的时候,会让罗聘代笔,由此可见他对罗聘的画艺是十分肯定的。后来,金农患病卧床,罗聘仍然在病床前精心照料。直到金农去世,罗聘还尽心料理后事,并将金农的遗作整理好。
“扬州八怪”的画家们各有各的古怪之处,而罗聘之怪在于作品题材上。他的作品除了那些常见的人物、山水、佛像、梅兰竹之类的常见题材以外,他还喜欢画各种鬼的形象。罗聘自称是阴阳眼,并将自己“看”到的鬼们画成了《鬼趣图》。虽然罗聘被人们成为画无不工,但是让他在画坛获得声名的还是他笔下的鬼怪形象。大概是因为很特别吧?毕竟画这种题材的画家本来就很少,他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罗聘笔下的鬼怪们,除了形象可怕一些外,与人并没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穿着不同的衣服,有着不同的性格,外形上也有高有矮、有胖有受。其实小编觉得看多了不仅不觉得恐怖,反而还挺可爱的(个人观点)。
不过,小编并不太相信罗聘真的像传说的那样拥有所谓的阴阳眼,真的能看到鬼怪之类的,这可能只是罗聘为了迎合大家的猎奇心理。一些艺术史学家认为,罗聘是研究过一些解剖学的。因为在17世纪就有《人身图说》的中译本在中国流行了,他的《鬼趣图》很可能是参考了上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