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跟着楹联读扬州42扬州八怪纪念馆绿杨夜

朱广盛/文

刘江瑞/图

在古城扬州,扬州八怪纪念馆所在的驼岭巷西段北侧,就是西方寺所在,位列扬州八大名刹。看看东侧不远的唐槐,就知道这里有千余年的历史。其前身为隋朝避风庵,原址地滨大江,风浪作时客舟皆泊庵前。《嘉靖维扬志》载:“唐初,于庵前掘得石佛三尊,唐太宗闻事,特敕赐西方禅寺额,后圮。"唐永贞元年(年),僧智完迁建西方寺于今址。明洪武五年(年)重建,后屡有修葺。扬州八怪画家金农在此度过晚年时光,尚留有金农寄居室遗迹。

咸丰三年(年)除大殿外,余皆毁于兵火。同治、光绪间相继建。年大修后辟为扬州八怪纪念馆。

西方寺堪称扬州最低调的千年古寺,其正殿作为扬州旧城内难得的明代木构建筑、是扬州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大殿。是研究江淮地区明代建筑和扬州地方做法的良好标本,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大殿前抱柱上悬挂着一副郑板桥的楹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关于这副对联的来历,说法颇多。一说是郑板桥写给学生韩镐的,另一种说法是郑板桥挂在书房,用来自勉的。对联出自郑板桥的《赠君谋父子》诗:“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过眼寸阴求日益,关心万姓祝年丰。阶下青松留玉节,夜来风雨作秋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如今,这副对联作为扬州八怪纪念馆的有机组成部分,甚是契合。

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三秋:这里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出自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下联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也就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领异标新:略同于“标新立异”,指特创新意,立意与众不同。领:开创,倡导。

纵观全联,充满了艺术辩证法:搞艺术创作,要删除繁杂的,使之趋于简明、精练,像深秋里脱落枯叶的树木那样;又要特创新意,力求与众不同,像各具特色、竞相争艳的二月里的春花那样。

此联对仗工巧,比喻形象生动,深的艺术创作的要领。可以看作是郑板桥书画创作的心得,更可以看作是扬州八怪“冲出藩篱,独标新帜”的总纲。联中的“新、异、简”等字,是扬州八怪画家共同的艺术追求,可视为“怪”之注解。后人常引用这两句对联来说明艺术创作须务求简洁,更要立意新颖。

清代扬州八怪成员来自于全国各地。他们都是书画家,但仕途无望,或仕途走到尽头,在富庶的扬州,他们以画代耕,把传统踹到一旁,不拘成法,注重独创。他们剑走偏锋,虽非当时官场主流,但勇于创新。不走写生一路,着重写意,强调性灵。他们率性而为,放大自身特点,笔触直抵趣味,令扬州画坛为之耳目一新,进而形成了后来的“扬州画派”,并改变了中国整个画坛的风向。因此这副对联,已经成为“扬州八怪”书画创新的旗帜。

#扬州八怪#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xw/1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