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在扬州召开
10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扬州召开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省委书记李强强调,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调,主动找准在全国大布局中的位置,切实坚持转型发展的方向,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省委副书记、省长石泰峰主持会议。市委书记谢正义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在扬期间,与会代表先后参观了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李宁体育公园以及智途科技。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美丽宜居新扬州”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连续实施三个“绿杨城郭新扬州”三年行动计划,“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等9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中心,李强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李强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长江流域生态对江苏、对全国的特殊重要性,真正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上应有的位置,紧紧围绕国家的战略构想和省的规划部署,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切实坚持转型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上下更大气力,迈出更大步子。
李强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中之重位置,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核心竞争力。要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牢牢守住生态红线。要严格治理各类污染,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全面开展沿江地区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把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先选项。要合理利用长江资源,节约利用水资源,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岸线、航道等资源。
李强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更大力度推进沿江地区转型发展。一是在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上求突破。在集中力量建设覆盖全省便捷畅通的高铁网络的同时,加强铁路、公路、水路、机场之间衔接,大力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和多式联运,努力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二是在产业优化升级上求突破。沿江地区未来产业发展应突出新经济、智能制造、新商业模式三个方面。三是在城市融合发展上求突破。通过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使之成为未来江苏发展主要的增长极。深化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的联系合作。
李强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必须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加强制度供给,形成长效机制。要围绕促进区域合作,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围绕激发市场活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石泰峰在主持座谈会时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加强沿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抓好沿江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开展沿江生态修复。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环江快速交通网,打造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推进沿江港口一体化,提升空港功能。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沿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沿江城市群协同发展,推进沿江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沿江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深化长江大通关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保障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推动我省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前列。
谢正义代表我市在会上作了题为《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挺起扬州绿色发展脊梁》的交流发言。他说,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规划建设沟通江淮、纵贯南北的生态大走廊作为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服务南水北调国家工程的重中之重,全力加以推进。
谢正义表示,围绕江淮生态大走廊扬州部分建设,我市已经制定初步规划,启动先导区建设,建设生态中心,实施湖泊治理工程。当前,我市正在制订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将相关工作工程化、项目化,不等不靠,抓紧推进。将大力实施良好湖泊保护“五个三”工程;规划实施三大湖环湖、连湖大道建设工程,打通建设路径,拉开建设框架;规划实施沿江、沿湖、沿路的植树造林,重点打造百里沿江风光带和百米宽环邵伯湖景观生态林;新建和改造提升23座污水处理厂,对保护区沿湖、沿河的砂石场、小船厂和家禽养殖场进行清理整治;规划发展旅游、养老和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新能源产业,并加大上争对接力度,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列入国省规划和上级的政策“笼子”。
省领导蒋定之、黄莉新、李小敏、樊金龙、徐鸣,市领导张爱军、陈扬、陈锴竑、丁一等参加会议。
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挺起扬州绿色发展脊梁!
10月17日,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在扬州召开,这是继跨江融合发展会议后,省里在我市召开的又一个全省战略性会议,这必将挺起扬州绿色发展的脊梁,给扬州新一轮发展到来机遇。
省委书记李强对扬州沿江生态的保护和发展高度重视,在扬期间,与会代表首先视察了扬州绿色发展示范点。视察中,李强对扬州生态建设的重视和保护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后座谈会正式召开。本次会议放在扬州举行意义重大:3年前,省委在扬州召开跨江融合发展会议,为扬州发展指明了方向,而这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座谈会在扬州举行,具有同等的战略意义。
市委党校经济学钱存林教授表示,年的跨江融合发展会议对扬州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今天所召开的这次会议,更加侧重于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能进一步彰显扬州经济发展的优势,这次会议既肯定了扬州之前的发展,同时也为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在年年初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扬州把规划建设沟通江淮、纵贯南北的生态大走廊作为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服务南水北调国家工程的重中之重。
会议上,我市提出,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挺起扬州绿色发展脊梁。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表示,江淮生态大走廊是长江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70%的淮河水由淮河入江水道通江入海;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源头和输水廊道,承担着为华北数亿居民输送放心水的重任;是我省江水北调的主干线,覆盖全省60%的国土面积、涉及多万人的饮水和生态安全。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色青山。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等文件相继出台和通过,扬州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目前,我市正在制订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五年行动计划”,保护好长江、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大运河为核心的“一江三湖一河”水生态资源,进一步凸显扬州生态优势,增强对发展核心要素的吸引力。
市发改委副主任郭志咸介绍,未来扬州将加快对规划纲要的对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精心打造沿江绿色生态走廊,积极融入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的建设之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