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青年君会请到身边的一些杰出的青年朋友分享他们的故事,或惊奇,或励志,或让人充满希冀,青年君一直相信,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曾经闪闪发光的那一页,这是你一辈子最值得珍藏的回忆,也是值得和别人分享的瑰宝。今天我们的主角是青年君少时的同桌,那天和她聊起这个话题,还在感叹时光如流水,关于她的成长故事,一定又有人很多人感兴趣,年少时为什么要出国读书?怎样才能进入牛津学习?留在国外工作有什么窍门吗?今天让我们娓娓道来。
青年君Hi,Echo时间过得真快,想当年我们还是无话不谈的同桌,现在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如果没记错,你当年好像是高二时候决定去国外念书的吧?你在扬州中学的成绩一直也很不错,当时是怎样一种机缘决定去英国呢?真的觉得时间一晃就过了,我们同桌仿佛就在昨天,记得因为上课说话太多被老师找谈话,哈哈。我确实是高二上完去的英国。其实出国的打算很早就有了,印象中初中的时候爸妈就跟我讨论过出国留学的选择,但是后来爸妈觉得还是在国内读完所有高中课程再出国底子会更扎实,所以上完高二才走。我英语学得晚(是初一和学校一起开课学的,当时有些同学小学就开始上英语课了),但是可能语言天赋还不错,所以英语对我来说应该学的最轻松的一门课了。可能是因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自然会接触西方的文化,看英文电影啦,听英文歌啦(后街男孩有没有?一下子暴露年龄),也有可能是内心的小资情节滋长,所以我自己内心对于出国是期待的,自然的,没有太多的踌躇。Echo青年君当时年纪那么小,只身一人去那么远有没有害怕呢?当时的心理感受还记得吗?后来是如何克服这些因素的?我可能是适合出国的那一类中国孩子,所以也许并不能代表大多出过孩子的心情。16岁的我主意大,心气高,在国内作为独身子女,很多双眼睛盯着,很多人想要指挥我,我并不是很喜欢。16岁之前的我,自己的生活并不被自己安排。所以出了国以后按我妈的话说就是小鸟出了笼,一下子如鱼得水。因为去的学校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所以我还并不算一个人都不认识,心里还是安的。到英国的第二天,朋友带着我去银行开账户,办手机卡什么的,中午第一次在英国吃的是subway,忘了点了什么,但是当时震惊了,觉得也太难吃了!如今我在英国生活了10年了,但是我再也没有吃过subway.我记得那天天气就像英国每一天的天气一样,一下子下大雨,一下子又转晴了,当淋了雨躲雨的时候,心里一下子想到家里的爸爸妈妈,眼眶湿了一下,但是孩子们在一起,一打岔自己也就把这个情绪收回去了。我觉得总体来说对于新环境的新奇还是大过了对家乡的思念,加上如今网络非常发达,当时每个周末都能跟和爸妈视频,所以总体还是挺好的。Echo青年君真的很佩服你!让我们把时间切回你出国那年,16岁来到英国之后你是读的A-level课程吗?最近曾在牛津求学的霍启刚又上了热搜,当年他也是以全A成绩考入牛津并取得经济和管理双学位,青年君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接触到很多想去和正在英国读A-level的同学,想帮他们问下学霸师姐Echo同学,在你看来,英国的高中难读吗?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当时的学习情况吗?来英国前学校传真了一份试卷给我测试,来英国以后我读的是英国高中的最后两年,读的是AS和A-Level课程,因为英国高中的最后一年已经开始报上学去不同学校面试了。我觉得咱们中国人考试的能力绝对是不可小觑的,所以就课程来说AS和A-Level都并不难。但是这又看你想选什么科,国外的课程没有国内钻的那么深,但是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上科学类的课也是非注重动手能力,小组内的合作能力,做实验的能力,做完写报告的能力都非常重要。另外英国也很重视Charity,所以我在爱丁堡上学的两年每个星期两天放学都会自己去一个CharityShop做义工。我当时上的学校在苏格兰爱丁堡,整个学校大概三百多人左右吧,学校里并没有很多的中国学生,这样不会和国内一样大家竞争都很激烈,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英国本地的学生,另外还有瑞士德国来英国上学的孩子。在爱丁堡的两年我觉得是我人生最安逸最快乐的两年吧。因为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很简单,心无杂念。我住在学校宿舍,苏格兰早上的空气永远是那么干冷,一出门深吸一口气立刻就觉得醒了。在学校上课上到下午4点,放学孩子们一起去体育馆做运动,晚上回到家一起吃晚饭,回房间写作业看书,生活非常单纯但也很井井有条。我觉得是因为爱丁堡太美了吧,所以才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周五的下午放学以后,我们几个女生会在宿舍的厨房泡一杯茶,去宿舍后面巨大的橄榄球球场边坐着喝茶聊天,看着班上的男生们玩橄榄球,互相冲撞(第一次看橄榄球看到一个男生衣服都被撕烂了,也是惊呆了)。学校的老师都非常nice,课讲得好人也幽默,加上课堂是半讨论式的,老师很尊重和看重学生对于问题的想法,所以很难上课睡觉。在学校的第二年,本人不才,开始担任学校的宿舍长(headofhouse),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责任,无非是学生们有什么意见出个头和老师讨论之类的。在学校也开始成为学生部的一员,主要职责就是查岗查哨,看到哪个低年级的小孩乱跑叫下来谈个话什么的。我觉得至少在英国,他们还是希望看到孩子的个性的,如果你是一个乖孩子,好好上课,很沉默,你永远只是一个边缘人物,如果你敢于speakup,说出自己的想法,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并与讨论,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对你刮目相看。我,一个中国女孩的出现对于这些英国孩子来说也是好奇的,但是英国人又闷骚,你不主动跟他们说话吧,即使他们好奇也憋着不主动跟你说话。刚开始上学的时候,经常跟我一起上课的几个男孩子经常试探我,出各种小刁钻的手段看我的反应。有一天我觉得也没必要客气了,就说了一句:“你要再这样信不信我揍你。”(平静的说的),结果一下子全班都沸腾了,每个人都跑过来和我击掌,当时我也蒙了,没想到我发狠反而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欢迎。在爱丁堡中学,我是以当年的最优生的殊荣毕业的,成为了全校三百年历史上第二个女生最优生,也是第一位中国的最优生,我的名字和物理学家JamesMaxwell一起刻在了学校礼堂的墙上。这些对我都是很特别的记忆,对于爱丁堡的回忆都是温柔的,毕业以后每一年,我都还会给爱丁堡的老师们寄圣诞贺卡,告诉他们我的近况。Echo青年君真的是超酷的回忆!我们知道你后来也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牛津大学数学系,堪称我们扬州同学的骄傲,牛津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圣地,能分享一下进入牛津大学的心得是什么吗?如果直接在国内读高中,毕业后进入牛津的可能性有多大?因为我没有在中国读完高中直接申请英国大学,也不认识这样做过的人,所以还真不能评价比较哪个机会更大。自从我出了国爸妈看我自己安排生活,活的也还不错,爸妈也算彻底放手了。所以我申请大学,报哪6所学校,学什么专业,我爸妈都并没有太多参与,很尊重我自己的选择。其实上一段对爱丁堡的回忆就有讲到过英国大学申请的tips,比如他们注重课外活动,注重交流能力,注重charitywork,注重老师的推荐信,当然这些都是在成绩没话说的情况下(我觉得咱中国人成绩这方面真不是问题)。当时牛津面试一共是5天(因为我大老远苏格兰过去,比别人多呆了一天),一共是一门大笔试,第一志愿的学院三轮面试,第二志愿的学院好像也有两轮面试。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第二志愿的学院面试我的教授是个印度人,当时我去英国才两年,印度口音真是听不懂,整个面试简直是半猜半答,真是囧死了。幸好后来被第一志愿的学院收了。Echo青年君真的是不容易!让我们来聊聊你的大学生活吧,牛津大学一直是很多中国家长中的圣地,虽然我去牛津游玩过,却没有近距离的感受过它的学术氛围,一直感觉特别神秘,能给我们说说牛津大学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吗?非常惭愧的说我在牛津就认识了现在这帮狐朋狗友,完全影响了我的学习(他们应该不会看到吧)。如果说爱丁堡的生活安逸单纯,大学的生活绝对是一霓虹灯为背景丰富多彩的。学期没开始,新生们0week就搬进各学院的宿舍了,各个社团早就准备好了各种新生迎接,各种眼花缭乱的活动就开始了。牛津数学系一年才考一次试,所以我都是复活节以后才开始疯狂泡在图书馆里学一整年的课程准备考试(此处为反例,请勿模仿),好处是四年牛津出来,我的自学能力绝对是过关的。后来我和我的朋友们也在牛津自己创了一个社团,邀请了苏州昆曲团和白先勇先生来牛津宣传昆曲,很多牛津的东方研究的德高望重的教授都有来听白先勇先生的演讲,还是挺成功的。虽然说牛津的活动丰富,但是其实学业要求还是很高的。第一年虽然不记在大学总成绩之内,但是全年排名的后20%都会被踢出牛津,本学院的教授觉得你学习态度不好也可以踢你出去,你永远在跟你同届的同学竞争,因为牛津的学分是re-scale过得,不管试卷多简单或者多难,永远是按照全年级的排名定成绩。大学四年下来,你真的会发现周围的人慢慢消失,人越来越少。牛津还有很多奇怪的传统,比如考试全部要穿白衬衫,gown(黑色的袍子),学士帽只能拿到手上(因为你还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不要戴在头上,但你还非得拿着去考试)。大考第一门要戴白色的康乃馨,中间几门戴粉花,最后一门戴红花,我们都戏言说是因为考到最后一门都已经要吐血的缘故。花一般是朋友互相送的,是一种祝福吧。只要你考试戴红花,那等你考完就要惨了,因为牛津另一个传统就是考完要被trash,被trash的人还不能反抗,否则考试就不会有好运。所以多年来牛津学子在如果准备去trash别人这件事上颇费心思,鸡蛋面粉已经是善良的选择了。Echo青年君Wow!听说牛津大学是英国仅存的三所还保留学院制的大学,听起来好酷,和哈利波特一种感觉,能和我们说说当时你被分在哪个学院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哈哈,哈利波特,你说的真对,真的是有种生活在哈利比特的世界里的感觉呢。我在申请牛津的时候对牛津的学院一无所知,之所以申请SomervilleColleage是因为当时我爱丁堡学校的英文老师的儿子在那个学院,说学院的氛围很好,最重要的,打动我的一点是这个学院就是MathsDepartment正对面,上课近。但是我还是很喜欢Somerville的,常常下午下课走进学院,总有热情的porter和你打招呼,告诉你今天有没有你的信,一进学院的大门正对着的就是一大片草坪,被咱著名的24小时全开的图书馆(复习的时候大家都爱来),和几栋维多利亚式的宿舍楼围住,在阳光下照着心里都会不禁感叹一下咱学院真是美啊。Echo青年君经过你的描述,我好像能看见那个画面了!经历过那么多年的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在你看来,两者各有什么特点?国内的孩子们去英国读书,有什么小Tips可以让他们很快适应融入英国教育吗?就像之前一个问题中聊到的,相对而言,国外的课程没有国内钻的那么深,但是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上科学类的课也是非注重动手能力,小组内的合作能力,做实验的能力,做完写报告的能力都非常重要。另外英国也很重视Charity,我在CharityShop做义工的经历也有很有帮助。我觉得我们中国学生学习了一辈子,可以说我的前16年基本没有生活全都在学习,所以学习我不多说,我们应该很了解了。我鼓励大家多敢于表达,不管你的英语好不好,其实都没有什么可害羞的。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领导意识,组织能力是能让外国人很快了解你,接受你,欣赏你的砝码。当然也是在你学习也要好的基础上。沟通很重要,尤其是我现在工作以后更是觉得,没有人所有东西都会,但在你不确定的时候及时沟通,多问问题才是最佳方案。Echo青年君很棒的建议!本科毕业之后你是选择读研还是直接工作呢?牛津大学的学生找工作是不是特别容易?有没有什么趣闻可以和我们分享的?牛津是如果你三年本科达到一定的成绩如果愿意可以自动申请第四年硕士课程,当时我是挺犹豫的,但是我学院的教授(一个永远穿着t-shirt,运动裤的美国人,一个和牛津文化完全格格不入的奇人)对我印象还不错,劝我留下读研,我心一软就一直读了四年直接硕士毕业了。牛津毕业生找工作大概会有一些优势的,但是我们这代孩子永远赶不上好时候,刚上大学知道投行是什么,哗,信贷危机,投行就不存在了。赶着金融危机的时候找金融工作确实不是容易的,加上咱英国新首相梅姨,当时还是我们的homesecretary,取消了国际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留在英国找工作的签证(PSW),呼吁国际学生在英国交完巨额学费拿到文凭以后就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咱英国本地孩子也要找工作呢,签证取消就代表如果毕业之前拿不到joboffer,你就要回家了。但是当时我还是挺平静的,因为我并没有觉得如果要回中国是个不好的选择,我觉得这都是机遇,你永远也不知道哪条路是更好的选择,所以我心态摆的还比较正。其实上大学的孩子大二大三我就推荐你们申请实习了,当时我后知后觉大四暑假才认真申请工作这件事情。Echo青年君就像你说到的,最近几年英国的留守政策不是特别友好,你却以自己的真才实学留了下来,对于努力回国找工作和各种方式留在英国,你的想法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议和干货可以分享给还在迷茫的孩子们?英国至少金融界毕业生申请程序是这样的:1.你先在网站上填写申请表,里面问无数举例子的问题2.填完表下一轮,你会收到在网上做逻辑,Verbal(语文?)还有数学/金融的两至三个及时的小测试(那些拿着计算器在学院电脑房做题的日子啊)3.如果进入下一轮,你会接到第一轮面试,有时候是电话面试,有时候是去伦敦当面谈,这样的面试会有一到两个4.如果你进入了最后一轮,你会去银行总部,参加全天的面试(包午餐)。一般会有当场考试做题,然后casestudy小组讨论,给你个人一个topic做Presentation,最后是两轮面试如果全部过了,你就是有工作的银啦!我只做过金融,所以只能在这个领域给大家一点意见,申请工作的流程可以参考之前一段。这些年英国确实对留守政策不很友好,说到底还是国家内部经济原因,太急需提高本国和欧盟学生的就业率。我的态度其实和我当年对自己的想法差不多,我觉得人生很长,二三十年后你很难判断当初是留在英国更好还是回国更好。而且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孩子也要因地制宜,如果你有生意头脑,家里背景也不错,回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国内有很多机会,趁着现在不做被比人抢了就没了(比如引进和国外理念)。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即使你现在想留在英国没能成功,也没什么需要懊恼,接受人生的指引,不管你在哪里做什么,最终做得如何还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和态度不是么,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但是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让自己变成金子先。对于想留在英国的孩子我的建议可能还是尽可能多和你认识的做相关工作的学长学姐交流了解,会对一个行业的outsider有益。Echo青年君这一段很恨不得拿个小本本把重点记录下来!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你生活美满,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回首十多年前那个决定,一定还有很多感慨,畅所欲言吧!哇!一不小心说了这么多!好多事情你不问都被藏在记忆深处好久没有想了呢,有机会回忆一下很美好!现在只恨不能直接和你来个同学聚会,好好深聊一下!Echo青年君没问题!期待下次你的回国,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学弟学妹们和你交流一些他们的想法!今天你分享了这么多很有内容的干货给我们的读者,真的感谢!祝今后的生活更加愉快!今天和我们分享故事的主角-高文思Echo
你好,我是青年君,这个白癜风医院济南哪家好哪家白癜风医院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