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扬州风光二十四桥烟雨里

“潮起苏南,润泽粤东”,此次的潮州镇江双城记特别节目,摄制组除了带大家游历镇江的山山水水,体验风土人情。还有一个番外篇,就是要去逛逛和镇江隔着一道长江的扬州。今天的行程,就先从瘦西湖开始。

▲点击查看视频

潮州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曾婉钰

来到扬州肯定要来趟瘦西湖的。天下西湖三十六,杭州有,潮州也有,唯独扬州的西湖多了一个瘦字。就是这么一个瘦字,尽显风骨,尽得风流。

扬州瘦西湖,听起来是湖,实际上是由护城河改造而成的,河道不太宽,坐船游览最合适不过。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两岸美景在船上看得真真切切,非常的惬意。

扬州历史文化研究者郭程

杭州西湖是什么感觉?是唐代杨玉环的感觉,圆润丰腴。扬州瘦西湖是什么感觉?是清代林黛玉的风姿绰约,所以显得更无奈更柔弱,是一种病怏怏的让人怜惜的美。

瘦西湖最出名的景观,当数二十四桥,它在古诗词里名气大得很。唐代杜牧写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说这里山清水秀,是文人欢聚,歌女吟唱之地。宋代姜夔也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说的是这里景色优美,能够勾起人的思绪。后来,人们都说瘦西湖上的这座石孔桥就是二十四桥。那么,究竟是不是呢?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历史文化研究者郭程

二十四桥就是一个泛指,因为扬州桥多,桥多延伸出来就是水多,扬州文化就是一个因水而兴的文化。为什么扬州不产盐,最后盐业却很繁华呢?就是因为扬州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

因为盐商有钱,在瘦西湖造的亭台楼阁都非常精致,五亭桥就是专门为讨好皇帝而建,金色琉璃瓦就代表着皇家。瞧瞧,几个亭子是不是特别气派。康熙和乾隆下江南每次都会来瘦西湖,对这里的景色也是赞赏有加。

扬州历史文化研究者郭程

扬州的桥也好,一夜造白塔也好,其实都是和扬州盐商有关系。盐商在清代的时候,是提供了扬州文化的根源。

扬州盐商富甲天下,这里又是文人辈出的地方,财力和才华结合在一起,造就了扬州人追求精致的文化,这从扬州园林也能体现出来。扬州市区的何园,建造别具匠心,亭台楼榭不规则地散落在山水之间,让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逛着逛着就有意外的惊喜,这道1.5公里长的复道回廊,既遮风避雨,又是看风景的好地方。

扬州历史文化研究者郭程

这就类似我们现代立交桥的雏形。因为你看何园里面建筑的比例是很高的,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留白的空间太小,把它立体了,整个建筑就显得不那么单调。

何园的建园主人何芷舠曾是光绪年间管盐务的官员,退隐后建了何园,因为落成时间晚,现在还保留着当时主人用的家私物件,盐商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来到这里就能感受到了。

扬州历史文化研究者郭程

主人过去和外国人打交道打得特别多,所以他的住宅可以看到很多西式风格,百叶窗、壁炉看见吗?这是典型的西式风格,但他又是一个围合的空间,是中式的模式。

何家思想开明,注重教育,和李鸿章、张之洞等改革派官员都是姻亲,后人创办的持志大学,就是现在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前身。如果你细心寻觅,何园还能够给你更多的惊喜。

漫步瘦西湖,逛逛何园,让人不经意间就读懂了扬州的历史和精致,这样的一座城市,你喜欢吗?明晚,摄制组将继续扬州的行程,究竟婉钰他们还会发现哪些好吃好玩的东西呢?

版权声明:

潮州电视台原创内容,版权归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台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一秒找到“潮州电视台”









































控制白斑发展
兰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ms/534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