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扬州新闻
扬州美食
扬州旅游
扬州习俗
扬州文化
扬州交通

运河今日速览中日韩媒体及网络名人将走进扬

今日看点

中日韩媒体及网络名人将走进扬州探寻“东亚文化之都”魅力

为纪念“东亚文化之都”项目成立十周年,中日韩合作秘书处(TCS)于年4月20日至28日举办“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媒体及网络名人行活动,邀请中国扬州、日本奈良及韩国庆州三国主流媒体人士、自媒体达人及文化名人共同访问三市,推介城市形象,巩固人文纽带,助力后疫情时期三国人文交往,改善三国相互认知度。

4月25日至28日,17位“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媒体及网络名人将来到扬州,在这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里,体验千年古城的魅力。

“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媒体及网络名人行活动以“共同文化·共享未来”为主题,参加人员将以自媒体发文、视频博客等形式记录活动。他们将会走进瘦西湖、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崔致远纪念馆、东关历史文化街区、运河三湾风景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

活动期间,中日韩媒体及网络名人还将参加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于4月28日在扬举行的“东亚文化研讨会”,分享参访体验,探讨共同文化对三国友好合作的重要推动作用。(外办邱凌)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近日,水利部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联合发文公布第五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共有21个水利工程(场所)入选,江苏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名列其中。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三湾风景区内,是国内首座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深入挖掘展览和藏品资源,推动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全年龄段社会教育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策划推出“大运河文化”“运博云课堂”系列教育活动,传播弘扬大运河文化,成为专题类博物馆开展大运河水情教育的生动实践。

合唱交响曲《大运河》亮相国家大剧院

4月24日,合唱交响曲《大运河》从江苏沿着运河流淌的足迹来到北京,在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的舞台上,奏响千年运河的美妙旋律。

《大运河》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著名作曲家唐建平作曲、已故作家冯亦同作词,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合唱团共同演出,通过“天下之水”“千里流波”“云溪帆影”“水弄星天”“水韵乡情”“风雨河殇”“逝水如歌”“水向高处”“大运之河”九个乐章,讲述大运河的历史变迁、生活情感、生命精神和时代价值。

据悉,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盛会为期一个月,来自全国各地的16支交响乐团汇集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在展示、交流中,进一步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眼界和能力。(陈洁汤晓曼)

“中国旅游日”北京分会场聚焦创新发展各区文旅局长将推特色资源

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于5月19日,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举办“中国旅游日”北京分会场活动,活动主题为“精彩北京畅游京城”。

据了解,北京分会场的活动主要包括启动仪式、主题巡展、文旅市集和企业签约四个板块。北京分会场将聚焦创新发展,参与的文旅行业实体类型众多。截至目前,已有旅行社、景区、酒店、乡村民宿、房车、露营、线上旅游平台,以及专业文艺院团、演出剧场、出版社、图书馆、文化馆等余家文旅行业实体主动报名参与,他们将线上线下同步展售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北京分会场还特别邀请河北、内蒙古等省市区的文旅企业来京参加活动。众多文旅企业将会进行现场签约,消费端与供给端同场互动,互联互通。

本次旅游活动同场推出旅游主题书籍、博物馆文创、文艺演出、非遗体验、文旅志愿等特色产品和服务。组织北京市16个区,一并推出具有北京和区域特色的60个“北京礼物”参加“中国旅游日·中国礼物”的推介,展示北京文旅形象。此外,还首次推出北京各区“文旅局长秀文旅”创意视频,届时,北京16个区的文旅局长将作为推介官,向市民游客推荐各区的特色文旅资源,一个视频看全北京文旅精华。(徐婧)

“北京标准”扎根北三县千年北运河恢复生机

协同治水成为通州与北三县共同打造自然优美生态环境的核心,随着京冀协同发展的推进,跨界联动已经深入四地的“骨髓”当中,同时,“北京标准”已经在四地扎根,成为通用标准。

北运河流域水系随着去年6月京冀实现通航,有着千年历史的北运河彻底恢复生机,完成了从了无生机的排洪河道到生机勃发的生态河道的蜕变。

对于这种蜕变,北运河管理处副主任周洪利就时不时会提到京津冀的协同。在通航之前,就建立了北运河京津冀供水动态保障机制。像位于跨境国考水质监测断面的港沟河,曾经除了春灌期间河道有水,平时基本上是死水或者干河。年春天,为了改善河道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同时促进国考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北运河管理处与属地环保、水务部门及河北省香河县水务局、天津市武清区水务局等多家联动,首次建立北运河京津冀供水动态保障机制,对港沟河等河道进行生态补水。周洪利介绍道:“通过此次联动补水,惠及了京津冀沿河3万余居民,不仅使沿线农业供水的紧缺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河道水环境也变好了。”

同时,周洪利提到,在年北京启动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时,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也同步启动了北运河(香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双方对于河道的疏浚、拓宽、筑堤、景观等的标准都统一,去年年初,通州段、香河段的河道防洪标准都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通航之后,相对的蓄水量要求就比较高,要综合考虑北运河通航、防洪、水生态等情况,因此我们与河北省廊坊市水文中心、香河县水务局建立联合调度机制,通过水情信息传递,加强上下游联调联动,实现洪水统筹调度和水资源统筹保障。”(解丽刘畅)

运河动态

天津“五一”推出五百余项文旅活动释放“津”彩

为满足广大市民、全国各地游客“五一”小长假高涨的出游热情和旺盛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津”彩,近日,天津成功举办“春风十里我在天津等你”“五一”假期媒体见面会。

会上,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五一”假期各类文旅活动共计五百余项,包括“津遇和平星空·咖啡”主题活动、蓟州春山里篝火营地生活节等,为广大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供给,精心打造近郊“微度假”、城市“慢生活”、休闲“深体验”,进一步丰富广大市民游客的节日生活。

同时,河北区发布“意风五月,嗨动津城”主题活动,将于4月28日至5月3日在意风区邀请10余家全国著名奶茶连锁品牌企业参加活动,推出东西时尚艺术、天津德云社和曹禺剧院演出季、大型光影秀、王者荣耀全国海选争霸赛等活动,吸引外地游客来津打卡消费。(韩雨晨)

天津:围绕运河做文章北运河武清段建设取得这些进展

天津武清区依托大运河武清段本体的景观风貌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修复,深挖地域特色文化,抓好遗产保护传承,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打造大运河文化保护带、生态旅游发展带、乡村振兴示范带。

目前,武清区确定了运河文脉整理及文物保护、运河文化品牌塑造、绿色生态廊道、适宜河段通航、都市农业公园创建、全域旅游建设六大工程,加快实现季节性分段旅游通航、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形成统一品牌、乡村振兴形成示范带动等目标。

据了解,武清区将围绕运河沿线丰富的点位资源,串珠成链,打造运河鲜食小镇、红色研学金穗小镇等特色小镇和考古学研节点、休闲度假节点,以及16个“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旅游村。运河沿岸计划设置8个码头,20多个驿站,完善房车露营、非遗体验、休闲观光等时尚主题、亲子主题设施。在北运河武清段通航后,游客可以从武清乘船去通州和廊坊,体会另一番休闲享受。

通过开展文脉整理,在梳理史料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调研,编辑出版对标文献要求的《武清运河文化历史丛书》和强化文化特色、乡情民俗普及的《武清文化指南》。

同时,打造运河文化品牌。组织运河文化节,设置文艺演出、阅读推广、群众性比赛、展陈宣教、文化遗产及乡情民俗内容挖掘再创作等20多项活动贯穿全年,计划5月举办开幕式。

据悉,今年启动的运河田园如意小镇,分为特色商业街、慢行环线及房车营地区、主题民宿区、农业文旅产业区、林下经济区、滨水休闲体验区,能够满足游客吃饭、住宿、滨水、游玩、体验、采摘、亲子等多方面需求。(苑美丽)

郑州乡村文旅4号线4月25日开通

以“畅游原乡、集散随行”为主题,以5A景区“少林寺+杨家门村+雷家沟村”为主线的郑州乡村文旅专线4号线4月25日正式开通,这是郑州交通旅游集散中心4月1日开通郑州至新密、郑州至巩义、郑州至登封3条文旅专线之后开通的第四条文旅专线。

同时,为助力百姓便捷出游,郑州乡村文旅专线1号线、2号线、3号线五一期间将每天发班,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有计划的进行郑州周边游、乡村游、文化游提供极大的便利。

作为“郑州文旅促消费暨“YOU(游)·乐享郑州”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有计划的陆续开通七条郑州乡村文旅专线,是郑州市推进“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快增强文旅消费带动效应、着力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有力手段。(夏萍)

(李延晨综述)

(大运河新闻)

来源:扬州发布、水利部、信息中心、交汇点、中国新闻网、青瞳视角、央广网、津云、大象新闻

----------------------

制作曹宇

编校延晨徐蓉

一审桂艳张莉

二审义富肖东

三审晖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gzhouzx.com/yzxs/1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