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和亲公主刘细君回扬“省亲”,将有系列活动,扬州还将建细君公主文化园。
幼年父母双亡,十几岁远嫁他乡,回家无望苦闷忧伤……你知道她都经历了什么?!
扬州那个时候叫广陵。
一天,城里很多人都在找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她长的漂亮,家里过去有钱有势。
但她生下来没多久,父亲“造反”不成自杀,母亲被斩首。她的爷爷,也早已葬在了仪征新集一个叫庙山的地方。
▲刘细君像(网络图片)。
这个叫刘细君的小姑娘,父亲曾被封江都王,有说她流落民间被好心人收养,也有说随家人到官宦之家为奴去了。
找她的堂叔,第一任广陵王刘胥。几乎全城动员,大V、小密探都派出去了。
叔侄女二人相见的那一刻,却没有想到她接下来的命运。
刘胥对她视如己出,专门找人教她典章、音乐、歌舞、礼仪。
而天生丽质,再加后天培养,小细君越来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公认的扬州美女。
▲刘细君与女儿少夫的草原生活。
十四五岁那年,远在长安的汉武帝一封诏书,再一次改变了她的命运。
汉武帝下令封她为“江都公主”。这一波操作让人有点看不懂,是汉武帝因下令杀她父亲忏悔而想办法弥补她?还是另有想法?
接到诏书后,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脱离苦海没几年的细君公主只能作别堂叔,离开扬州,前往长安。
汉武帝有自己的打算。
在这之前,一个在今天伊犁河一带的乌孙国到长安提亲,说他们国王(当地称昆莫)想娶一个汉室公主为妻。
这在历史上叫“和亲”,也就是通过联姻改善关系,结盟共御强敌。
▲刘细君回扬“省亲”雕塑。
和亲的起源难以考证,但汉自刘邦以后,一直为和亲这事儿头疼。
刘邦当年攻打匈奴惨败后,为了避免再败,在一个大臣的建议下与匈奴和亲。吕后不忍让亲生女儿去,于是派了有皇家血统的诸侯王的女儿。
▲刘邦大败匈奴影视剧画面。
而让西汉困扰的,是与匈奴和亲并没有太大作用,和亲还被匈奴“玩坏了”。
刘邦死后,吕后曾收到了一封匈奴单于的言辞粗俗的“求爱信”,提出与她和亲。
这被吕后理解为极大的羞辱,气的她差点不顾之前因和亲而缓和的关系怒出兵。
▲吕后像(网络图片)。
但默默对比实力,还是搂住了火。
吕后回信说自己年老色衰,连牙都掉了。匈奴单于似乎也悟出自己不地道,一封道歉信,再不提这事。
到了细君公主这,和亲的不是匈奴,而是乌孙国。
乌孙与西汉、匈奴当时三足鼎立,互成犄角之势,是西汉与匈奴争相拉拢的力量。
汉武帝很想结盟乌孙国,为修理匈奴,也想通过一段新和亲解决前一段和亲遗留的问题。
公元前年,15岁的刘细君从长安出发,“去长安八千九百里”,嫁给乌孙国王猎骄靡。
匈奴当时也派了一个和亲公主到乌孙国。由于匈奴战力强一些,匈奴的公主被封为左公主,细君公主屈居右公主。
▲细君前往乌孙国场景。
和亲公主,除适应环境好好生活,最重要的任务是说服乌孙国王亲自己的“娘家”。
然而,柔弱的细君公主,对乌孙国的生活很不适应,她写过一首《悲秋诗》: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鹕兮归故乡。”
最让细君公主无法接受的,是乌孙国有个很不好的风俗:继承王位的新国王,要娶前任国王的妻妾。
这也就意味着,70多岁的丈夫猎骄靡死后,细君要嫁给猎骄靡的孙子军须靡。
她向汉武帝求援,并要求返回长安,得到的回复却是“以大局为重”。
▲细君公主雕像。
细君公主在乌孙只生活了5年,约20岁那年,带着水土不服、思乡、忧伤患重病离世,给乌孙国新国王军须靡留下了一个女儿。
这一次和亲,比我们熟知的“昭君出塞”早70多年,比“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更早。
而由于之前的和亲公主未见于历史记载中,“细君公主”也被称为“第一位青史留名的和亲公主”。
如果一直生活在民间,后来怎样?不好说!但细君公主如果没有死,之后的境遇是可估的。
细君公主死后,军须靡娶了“解忧公主”。直到解忧公主70多岁,才带着孙子孙女“落叶归根”回长安。
▲西汉梳妆用品。
而这几十年,为了让乌孙国与西汉联合,解忧公主与匈奴到乌孙国和亲公主斗智斗勇,步步惊心!
首先要过“奇风异俗”关。解忧公主先后嫁给军须靡、翁归靡,以及比自己小得多的泥靡。
其次还要有勇有谋、有运气。匈奴公主生的儿子即将继承乌孙国王位时,50多岁的解忧公主果断决定刺杀匈奴公主生的儿子。不仅没有成功,还差点丢掉性命。
当年,解忧公主眼看儿子快接任乌孙国王,却因丈夫突然病逝而错失机会。她和贴身侍女冯燎好不容易逼匈奴公主的儿子放弃乌孙王位,自己的儿子却在上位不久后患病离世。
▲影视剧画面。
这些随便拎出一点都能拍一部轰动的“宫斗戏”。对于柔弱多磨难的细君公主来说,或许根本承受不了。
和亲,用现在的标准衡量,婚姻双方没有感情基础、没有自由。这样的婚姻,难有好结果,再遇上“娘家”出点事,就注定了更大的悲剧。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魏晋南北朝时北周的千金公主,和亲嫁到突厥。2年后,北周被隋朝推翻了,其父被诛了九族。
不到20岁的千金公主忍着国仇家恨,“认贼为父”,还改姓杨。但杨坚根本不信任它,在其丈夫死后,施“反间计”,散布她“通奸”谣言,最终让后继的突厥可汗将她杀死了。
隋义成公主,远嫁突厥后,尽自己的努力,维护娘家的利益。但在她出嫁突厥第19年,隋被唐朝取代,落得与前朝千金公主同样的命运。
义成公主虽性格强悍不妥协、复国决心坚定,在杨广死后,还利用突厥的力量保护萧皇后和原隋朝齐王的遗腹子。但唐贞观四年,她还是连同萧皇后等一并被俘到长安,后来被杀。
▲细君公主回乡“省亲”雕像。
多年后,为纪念这位汉家公主,伊利建了“汉家公主纪念馆”、修了“细君墓”。
今天,再提细君公主的坎坷经历,赞她为东西文化交流、各民主团结和谐所作的努力,谈后人对她的缅怀与纪念。
或许,我们还能从中感知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初春:
一个十四五岁的姑娘,去庙山汉墓祭拜爷爷时的悲伤,从扬州去长安、长安到乌孙途中的紧张与不安,甚至绝望……
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壹周君授权。
本期编辑:宏兵
本周精选
●农忙将至!割麦的童年,这些快要消失的农具,你还认识几样?
“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系列
●还有谁?!因为他的一句话,扬州突然出现了很多有钱人,有一个甚至富可敌国
●共享汽车又出事了!为了满足你们的好奇心,我特地花钱去租了一辆,然后发现了这些……
●他拍下的扬州范儿,是你不经意间走丢的记忆
壹周刊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