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扬州新闻》记者了解到,扬州市已有10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他医疗中心建设也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到今年底,18家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将全面建成。
记者来到李典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看到,该中心主体框架已经成形,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潢,预计九月底投入使用。作为18家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之一,李典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筑面积超过平方米,设置床位张,建成以后,不仅服务李典居民,还将辐射主要定位是服务于北洲片区的头桥、沙头等周边10万群众。李典卫生院院长丁奎荣介绍,卫生中心建成后,大多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都能在此治疗,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有10家医疗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汤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18家中最早投入使用的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市民刘大妈患有脑梗、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是一个“老病号”,以前病医院治疗,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刘大妈的家属对卫生中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环境连连称赞。
通过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的建设,医院的对口帮扶,医疗机构实现了强基层的目标。以汤汪为例,年,该中心实现业务收入多万元,门急诊14万人次,初步实现把百姓留在基层的目标。汤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谈金星说,年比年的门诊人次上升了30%,住院人次上升了%,分级诊疗的效果明显,给社区百姓带来福利。
到今年底,全市18家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将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多万农村居民将从中受益。
区域医疗中心啥水平?
医院之间
很多乡镇居民都担心,到乡镇卫生院看病,医院;医院看病,不仅路远还要排队。而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将解决这一问题。
这种医疗卫生中心高于一般乡镇卫生院,是介于乡医院之间的一种医疗卫生中心。乡镇居民看普通的病,完全可以去这样的医疗卫生中心,不用再担心医疗技术问题。
扬州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成后,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使农村基层群众在家门医院的医疗服务。
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应满足不低于50%农村居民住院需求,全市到年,农村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占当地急诊总量的80%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每个农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能够辐射周边2—3个乡镇、服务人群达到15万—20万。
与乡镇卫生院相比,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在床位设置、医疗设备和医生护士配备上,都要有很大提高。乡镇卫生院床位一般都在30到50张,能力强一点的有80张。而按照要求,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将设置病床到张,其中江都大桥中心卫生院预计设置床位张。此外,业务用房面积也得到保证。
在医生护士配备上,记者注意到,区域性医疗中心计划配备的医疗卫生人员数,从人到人不等,人员明显增加。
来源: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