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廊坊七修书院
《隶书入门》班
《楷书入门》班
《古帖赏临》班
《书法进阶》班
不知为什么,比苏杭更爱扬州,去年春节站在武汉黄鹤楼上,心中念着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眼睛顺着武汉长江大楼方向极目远眺,江天一线处仿若到了扬州,下扬州的念头生发起来。
今年春节告别自驾行第一站曲阜后,直下扬州,两地车程近公里,半天日程,离家近千公里。上次到扬州是年,时隔25年,又到扬州,却有种莫名的亲,一切都那么舒服自在。
预定的是途家斯维登公寓,最主要可带狗入住。扬州万科彩虹汇店,近瘦西湖,主要景点也在其附近,方便,但单体空调因房间大而冷,第二天就转到昌建广场店,中央空调在阴雨绵绵冬天温暖如春对于北方人太重要。有时感觉途家好比家居目的地亲戚,帮忙把住宿安排得妥贴,或居古城内,或住名山脚下,或举步名胜,或推窗就见美景。
其实住好了,就找到家的感觉,就会很容易爱上这座城。自驾为节省时间,往往晚上到目的城市,住宿是对这座城第一印象。扬州就从彩虹汇和昌建商业综合体开始认识的,后来发现这样规模已建在建的综合体很多,临居民区,好比许多城市街心公园,衣食住行娱乐文化一站式,生活品质相应提升,它们似乎以现代外貌呈现古老扬州气质,彰里汉至清繁荣之风。
爱上一座城与爱上一个人一样没有理由,若非说出理由只能用缘份解释,或是前世故人。
“扬州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鼎盛:第一次是在西汉中叶;第二次是在隋唐到赵宋时期;第三次是在明清时期。历史上繁华的扬州城,即今扬州市老城区——广陵区。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年,建城2余年(引至百度)"
在扬州,"盐商"一词出现频率很高。扬州是盐商文化与运河文化交织体。
盐商富比王侯,去了个园就更深体会。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遍植青竹,因竹叶样如个字而得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年(公元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个园院落园林山水之间,尽显的是盐商儒雅之风。园内厅堂亭台楼阁牌匾门额之名人字画雅致,特别是家训为治家之典范。“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我也备加推崇。
从个园出来,集齐四大名园。第一次去颐和园是大学毕业与老公一起去的,昆明湖泛舟时还是青年。去拙政园是年与老公和他的高中同学们一起,为回味青春的旅程。避暑山庄最近一次是7年11月游览,现代化的时代,承德已用声光电打造的《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实景演出再现历史,我却因习练书法更爱看牌匾碑帖及与之相应的历史了。个园,是此行在东关街路过,这种偶遇比专程更有意思。祖国的山山水水,地球的名盛古迹,用一生驱之也难穷尽,我更愿无意而至,有缘定会遇见,遇见慢慢品味!
错过的风景,也不应叫遗憾,倒是念想,比如同在东关街的潘玉良故居,迫于时间,未能进去。只看到门厅中张贴着当年巩俐主演的电影画魂的海报,就一下子把思绪拉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时画魂中的裸画一石惊起千层浪,这浪何尝不是从十九世纪卷来!这个不凡女人临终时告诉友人,她在巴黎的作品,一定要运回国,年她遗作共计多件运回她的故乡安徽省博物馆,并建“潘玉良纪念馆”。
在扬州,特别是老扬州地界,文化底蕴厚重就是让人哪怕是过客都去掉浮躁之气,多些文气和雅气。
参观扬州八怪纪念馆是我内心最渴望的,特别是喜欢上金农漆书后。纪念馆设在西方寺,西方寺的前身是隋朝所建的避风庵,金农晚年寄居于寺中。
西方寺现存建筑仅明代大殿和晚清复建的廊房、方丈室。殿后有古银杏一株,树干数围,枝叶繁茂,为明代遗物。
进纪念馆按自己喜好分三部分参观,即金农故居、扬州八怪纪念馆和长廊墙壁上的名帖。
检票后直奔寺中最后一进左侧的金农故居,故居是个两进院,后一进由纪念馆按金农生前想要拥有家的愿望复原的客厅、书房和卧室,让人感受到书画创作生活的历史氛围。我看真的是历史氛围,或是冬天阴雨原因,那屋内暗黑而潮湿,想像不出70岁金农移居到这里,如何度过他人生最后的八年?厅中墙上挂着的自画像,一双红鞋突出于画上,诠释了他的心境—踏破红尘,配挂的是金农“漆书”对联“恶衣恶食诗更好,非佛非仙人出奇”,是他送给好友汪士慎的,其实也是金农另一幅自画像。
在扬州也多见金农漆书,在个园就遇金农“饮量岂止于醉,雅怀乃游乎仙”!
郑板桥“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以哲理取人心,金农漆书却以高辨识度吸走眼球。金农赴西方寺时曾携一鹤,有诗“我今常饥鹤缺粮,携鹤且抱梅花睡”,这个饱学之士,孤傲号称“心出家庵粥饭僧”!
我也喜欢漆书,并不因为它夺人眼球,而是试图想接近一个怪人内心。他的破要勇气,点画破圆为方,笔画如漆刷写出。他的创新要继承,融汉隶和魏楷于一体。在漆书横划粗重,竖划纤细中体验其内心激荡变化,人生的跌宕起伏。
故居中漆书也是后人临的,已经旧旧如真了。
纪念馆在大殿里,仰望顶梁构架多为楠木制成,柱子现还存小片彩绘和一些痕迹。大殿门前分别用金农漆书和板桥字体写的两幅对联。馆中详细介绍了盐商养士之风下的扬州八怪艺术生活及作品。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的一批书画家,也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究竟是8人还是多少人,众说不一。8人之说之一,包括金农、郑燮、罗聘、李方膺、李鱓、黄慎、高翔和汪士慎。纪念馆介绍的十五家,我理解扬州八怪是以这十五家为代表的一群人,是一群出身于中下知识阶层、官吏、文士、画师,他们或扬州人或客居扬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凡的人生故事。共同之处是具有创新精神,以独创风格立足于世,为中国书画艺术做出突出贡献,尽管那个怪字褒贬参杂。
网络搜关键词盐商与扬州八怪就会有各种专项研究和论文,读起来都会受益匪浅。
纪念馆院四周连廊墙上展的是八大怪书画拓片,尽管没有时间一一仔细欣赏,也脑补并饱了眼福。
东关街古街,是饱口福也脑补的地方,在古街中吃最能传递历史消息。东关街的扬州特色浓重,我莫名地被四美酱园那酱菜香气吸引不想走,那酱香已传了百余年。扬州炒饭,狮子头,四喜汤圆,鸭血粉丝汤在地主吃更是回味无穷。
吃是对一个城市重要记忆,那些到过的城市,留香脑海中的是吃到的美食,记下的是走过那座城市点点滴滴。比如武汉户部巷的热干面,比如北京南锣鼓巷的炸酱面,比如周村老街的烧饼,比如上海田子坊有一种透明凉皮卷炸辣椒,比如南京夫子庙的荤香豆。
东关街文化历史商业集聚,是扬州历史缩影,比吃食更丰富历史要慢慢去阅读。
细雨中再游瘦西湖,读一句“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走过二十四桥,念一首唐.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沿着长堤去钓鱼台拍框景照片,随心境,季节,有了不一样美。站在莲花桥亭上,听着风铃叮叮叮响着,望着湖中游船,愿时光慢下来,这半生,这一年,这一天过得太快!
风铃还在耳边响着,美食依旧留香齿间,翻着运河人家、盐商和八大怪故事,恋恋不舍离开扬州。我想如果在江南有个家,一定是安在扬州,从2年历史走来的扬州,仍然风范不减当年,传承着又雅又俗,亦儒亦商,既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又有小家碧玉的气质,这就是为什么我爱扬州,她是梦中的家。
附整理相关网络资料
1、扬州,在陈去病的《五石斋》中有这么一句话:“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明清时期政府把盐业垄断管理机构两淮盐运史和两淮盐运御史设在扬州,使扬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扮演主角的是徽商,扬州盐商又雅又俗,亦儒亦商。其早,在扬州做生意的大多是山西人、陕西人和徽州人。到了康熙年间,情况有所变化——陕退,晋转,徽进,徽商成为两淮盐商的主流。
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都是由当地的大盐商代替地方官员接待的。当时修建大量的行宫,甚至改写了扬州的城市格局,形成了以这些行宫为中心,盐商住宅、盐商书院、商业区、民宅逐渐扩散的城市空间。因盐而发的富贵消费,产生了各行各业。
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运河的沿岸,有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琼花观(西汉·道教);高旻寺(隋代·佛教)、普哈丁墓园(宋代·伊斯兰教)和天主教堂(清代·天主教);有反映扬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筑的遗址水斗门、龙首关(钞关)、东关古渡(双瓮城)和古湾头闸;有古代帝王巡视扬州留下的遗迹:瓜洲古渡锦春园、高旻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有体现“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个园以及汪氏小苑等;有唐代扬州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时的启航地文峰塔。
在这条运河线上,留下了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诗文名篇:除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外还有“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等。这些千古名句,描绘了古代扬州曾经有过的“歌吹沸天”、极尽繁华的辉煌时代,而这一切无不与运河一脉相承。
2、潘玉良,原名杨秀清,又名张玉良。年生于杨州古城一个贫民家庭。不到1岁时,丧父,8岁丧母亲,1岁被舅舅抵赌债卖到芜湖怡春院。17岁遇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一曲《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打动潘赞化。年,张玉良和潘赞化结婚,新婚之夜,她改姓潘。8年,报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身份遭非议时,老师洪野力挺,对校长刘海粟:“艺术,不应该用出身作为取舍准则!”,因此成绩前茅的“潘玉良”榜上有名。那时中国裸体画像遭不容,在刘海粟建议下毕业后,潘玉良去了法国,认识了徐悲鸿、邱代明。年《裸女》获得欧亚现代画展三等奖。年,在回国期间,第五次个人画展上《人力壮士》,一个裸体的中国大力士,双手搬掉一块压着小花小草的巨石,表达她对抗日英雄的敬意,但被人划破后,还留字条:“妓女对嫖客的颂歌!"潘玉良伤心,年再次去巴黎,一去40多年,直到去世。在法国她坚持不加入外国国籍,不恋爱,保持独立,不和任何画商合作。年9月,她获得巴黎大学多尔烈奖,成为第一个获得此项奖励的中国女人。临终留遗言,死后一定要换上旗袍。一定要将她当年与潘赞化结婚时戴的项链交给潘赞化的后人。
、扬州东关街位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商家有开业于年的四美酱园、年的谢馥春香粉店、年的潘广和五金店、年的夏广盛豆腐店、年的陈同兴鞋子店、2年的乾大昌纸店、年的震泰昌香粉店、年的张洪兴当铺、年的庆丰茶食店、年的四流春茶社,年的协丰南货店、年的凌大兴茶食店、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氏小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名人故居更有不少,其中有江上青(东圈门16号)、刘文淇(东圈门14号)金农(三祝庵)、汪伯屏(地官第14号)、何廉舫(东圈门22号)、洪兰友(地官第10号)、熊成基(韦家井6号),曹起蟳(东关街28号)等。
点击相关链接,进一步了解我的书法教学:
·昨日毛笔哥哥上央视新闻了,今日5分钟教你毛笔哥哥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